他參加了遵義會議,旗幟鮮明支持毛主席,爲何之後官卻越做越小?

戰爭年代裡,遵義會議是我黨我軍的一次重大會議,由於它所造成了極爲深遠的影響,因此這次會議也被稱爲黨史軍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據統計當時參加遵義會議的,總共有20個人,他們每個人基本上都是當時我黨我軍的主要領導人,而在這些人中,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旗幟鮮明的支持毛主席,後來,他們的革命道路也是越來越廣,

譬如周恩來是共和國首任總理,朱德,林彪,等人是元帥,王稼祥長期是毛主席得力助手,楊尚昆曾做過國家主席,在這些人中,李卓然倒是成爲了例外,他之後官卻越做越小,逐漸的淡出了人們視線。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李卓然波折的後半生呢?

李卓然是湖南湘鄉人,從地域上來講,他與毛主席,大將陳賡,大將譚政都算是老鄉,由於上世紀初期正處於社會動盪時期,李卓然深受影響,“五四運動”後,他與周恩來,蔡和森等人,一同前往法國勤工儉學,探討救國道路。

1922年,李卓然成爲了我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之後他一直努力學習,敬業工作,直到1931年,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因爲在這一年,他來到了中央蘇區。

毛主席第一次見到李卓然時,很是高興,他笑着稱讚李卓然,說歡迎他的到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李卓然當上了毛主席辦公室的主任,他與毛主席的交往更爲頻繁了一些。

也正是多次與毛主席的結伴而行,讓李卓然更爲直觀的感受到了毛主席的遠見卓識和智慧,在李卓然的心中,毛主席毫無疑問纔是我黨我軍最爲優秀和正確的領導人。

1934年,李卓然前往紅五軍團擔任政委,在這個職務上,李卓然雖然只待了短短一年左右,但這段經歷,卻讓他終身難忘。

1935年1月13日深夜,李卓然與中央在紅五軍團的代表劉少奇接到了周恩來的電報:少奇,卓然,十五日開政治局會議,你們應於明14日趕來遵義城。

當李卓然風塵僕僕來到遵義時,已經是14日的晚上,他沒有直接去休息,而是去找了毛主席。

毛主席此時患病,儘管身體不如之前,但他還是堅持聽了李卓然對工作的彙報,同時,李卓然也告訴毛主席,此時部隊的戰士們怨氣很大,對領導不滿意。

毛主席說:“那明天就在會議上講一講嘛。”

紅軍長征,紅五軍團作爲後衛部隊,損失最爲慘重,過湘江時,整個34師的戰士們基本全部犧牲,李卓然心情一直很沉重,當遵義會議上有了自己發言的機會後。

李卓然將憋在自己心中多日的話一吐爲快,引起了衆人的多次鼓掌,他明確表示了要撤換“三人團”的領導,這樣的一個關鍵歷史時刻,李卓然旗幟鮮明的站在了以毛主席爲代表的正確路線一邊,他爲中國革命歷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35年6月,紅一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會師,這本是一件喜事,卻因爲張國燾一人讓大家都變得沉默,爲了團結,李卓然從紅一方面軍來到紅四方面軍,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葉劍英。

由於張國燾的加速行動,毛主席不得不在倉促間帶着紅一方面軍北上,自此一年多的時間,李卓然與朱德,劉伯承等人,都待在了紅四方面軍,在此期間,他與朱德,劉伯承堅決抵制張國燾的不法行爲,置生命於不顧。

後來,西路軍西征,李卓然以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參加了這次遠行,這次西征,儘管紅軍戰士們英勇作戰,但由於寡不敵衆和其他原因,最終不得不宣告這次西征失敗。

西路軍的失敗,像一座大山,一直壓在了李卓然的心頭。

1937年底,李卓然回到了延安,毛主席接見了他與李先念等人,毛主席勉勵他們說:“西路軍是失敗了,但這不是說西路軍廣大的幹部和戰士沒有努力,他們是英勇的,頑強的。”

毛主席鼓勵李卓然,不要因爲一次失敗,就喪失信心,要學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革命下去,毛主席的講話,讓李卓然深爲感慨,他自此一直將毛主席的話記在心裡,當遇到困難時就會重溫,這些話語,成爲了李卓然繼續革命的強大精神動力。

不過,雖然有毛主席的勉勵,但這次西路軍的失敗,作爲主要領導人之一,李卓然還是不免受到了張國燾的牽連,他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從此官越做越小,也逐漸的淡出了人們視線。

1965年,李卓然出現在了文工團話劇現場,周恩來看到後,主動上去握手,慰問,還與他合照,因爲李卓然的低調,很多人都以爲他已經去世,經此事衆人才知道,李卓然還在。

西路軍的失敗,是李卓然一生都難以卸下的“沉重包袱”,改革開放以後,在鄧小平,陳雲等人的直接干預,再加上一些專家、學者對大量史料的發掘與研究,西路軍失敗的真相終被挖掘出來。

歷史證明了李卓然的問心無愧,1989年,李卓然因病去世。

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位對黨和革命有重大貢獻的老黨員,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