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界不自清 怎麼辦林秉樞

(圖/本報系資料照)

立委高嘉瑜遭家暴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加害人林秉樞與各界高層、有力人士之間的互動也成爲案情焦點,且引發是否有透過政商高層帶風向,甚至企圖掩蓋事件的疑慮。遭點名的國安單位、前立委,還有國策顧問皆出面迴應澄清。在事件爆發後更發現11月底林母的喪禮上,除了黨政高層致贈花圈花籃外,也發現許多司法官致贈花圈,且數量超乎常情,司法院院長及大法官,最高法院、高等法院乃至於許多地方法院法官都名列其中。

是不是真如報導所言因爲林秉樞與各界關係緊密,連司法界都有超乎合理範圍的意思表示?根據《法官倫理規範》第22條規定:「法官應避免爲與司法或法官獨立、公正、中立、廉潔、正直形象不相容之飲宴應酬、社交活動或財物往來。」司法官作爲維持社會公正的重要角色,其交際行爲本應更加嚴謹,任何非必要且有違司法公正形象之活動都應該避免。另有媒體報導,林秉樞之胞姊是法官,若此說法爲真,則司法界人士送花圈當屬人情之常。

如今林秉樞已遭到檢方羈押,新北地檢署認定涉犯意圖散佈而持有猥褻影像、傷害、私行拘禁、強制、恐嚇、妨害秘密、妨害電腦使用等7項罪嫌,事件既已進入司法程序,自應由檢調單位依法處理。然林母喪禮現場高規格法界人士送花圈,是否會讓他人真以爲林與綠營、政商高層關係匪淺,而法界高層送上花圈致哀,卻變成林秉樞四處敲詐的通行證,產生出難以判斷的無形壓力,進而造成日後其他司法人員於辦案之際有所疑慮?應由有關機關予以公開回應爲妥。

爲維持社會大衆對於司法機構與法官執行司法工作之信心,法官在行爲上必須遵守比一般公務人員更高的標準,竭力維護司法機構的獨立及公正,如此才能夠迴應社會大衆對於司法機構與法官的高度期盼與要求。

絕大多數司法人員都奉公守法,尤其是新一代的司法人員,甚至爲了維護司法倫理守則,於一般社交都竭力避免,但又因此遭社會質疑司法人員都羣聚在司法象牙塔之上,而有種種法官欠缺社會經驗、恐龍法官等評價,平心而論,問題在於人民與法院的距離實屬遙遠,對不清楚的事物難免存在既定印象或誤解。

此案從原本家庭暴力事件衍生出複雜關係網絡,加害者林秉樞扣押的證物當中,也出現「百官行述」般的資料夾,內容數量龐大關係到許多政商名流,更勝當年富商翁茂鍾一案。當時翁茂鍾長期與法界高層不正當互動,涉及不當飲宴、接受襯衫或補品餽贈及買股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社會動盪之際更是造成人民對於司法機構極度不信任,嚴重影響臺灣司法正當性。

此刻臺灣社會將再次拿起放大鏡檢視,不僅關心暴力對待現任立委的家暴事件,更將會在意案情審判過程中,會不會又出現因爲政商關係的力量而影響司法判決的情事。

(作者爲律師、曾任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