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職籃合併 職籃工會推《選手製式契約》

▲職籃工會推《選手製式契約》。(圖/臺北市職業籃球員職業工會提供)

記者杜奕君/綜合報導

臺灣近期PLG、T1雙職籃傳出將走向合併一途,臺北市職業籃球員職業工會7日晚間發出聲明,強調將致力推動《選手製式契約》,希望奠定臺灣籃球的長遠發展基石。

職籃工會聲明如下:

新職籃聯盟的成立,絕對是臺灣籃球運動發展的又一里程碑,而在進入新聯盟 之規章制度討論之際,職籃工會認爲,接下來如能循序漸進的「採納專業和多 元意見,並與國際接軌」,透過典章制度的完善,才能讓新聯盟展現產業金字塔 頂端的價值。而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必然是《選手製式契約》的討論。

回顧過去兩聯盟並存時期,針對攸關選手勞動權益與交易框架的制式契約討論, 或因各聯盟考量競爭現實,較難耗費心力精進制度,致使工會在去年 7 月提供 給各聯盟參考的範本與後續討論,至今仍未能展開正式協商。

如今新聯盟成立在即,爲避免後續再次發生過往跨聯盟(甚至是同一聯盟內)因 各隊選手契約規格不一致而產生勞動條件轉換爭議,職籃工會在此再次呼籲, 此刻正式啓動討論《選手製式契約》最好的時間點。

《選手製式契約》的主要功能,是確保所有選手和球團在公平、公正和透明的 條件下合作,避免因契約條款不一致而引發糾紛。它保障選手的基本勞動權益, 如薪酬、保障及後勤照顧條件等;同時也維護聯盟和球團的利益,確保秩序和 穩定運作,併爲解決爭議提供明確的參考依據及管道。

工會提出的範本包含以下要素:⚫ 選手義務 (勞務配合、保密義務、肖像授權、假球防治)

⚫ 球團義務 (給付報酬、保險、職涯後勤照顧)⚫ 競技規範 (專業表現與懲處)⚫ 契約更新 (包含選擇權、優先續約權等各式身份)⚫ 紛爭解決機制

先進各國的產業經驗告訴我們,《選手製式契約》是「提升產業發展專業程度, 進而吸引更多的資源、人才和受衆」的關鍵驅動因子。

爲避免近期外籍生制度調整中,未能充分參考利害關係人意見的情形再次發生, 職籃工會呼籲:「新聯盟進行攸關勞動條件的制度討論與決策時,應該更充分 符合勞動法規中團體協約與勞資對話的精神,並應考慮讓工會以更主動的角色 參與」。而《選手製式契約》的討論,就是最合適的第一步。

綜上,工會近期已在積極安排拜訪各球團提出建議並交流,希望藉由勞資合作, 推動健康、有序的職籃產業環境。期待在臺灣職業籃球嶄新旅程開啓之際,職籃工會能與聯盟與各球團啓動開放 並充分對話的可能,構築起勞資對等、互相尊重的健全發展模式,並邁出臺灣 籃球長遠發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