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不掉的累 你可能慢疲了
你是否曾深陷這樣的困境:身體的疲勞彷彿無底洞,無論如何休息都無濟於事?你是否還有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肌肉及關節痛、頭痛、睡眠差……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可能正在經歷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困擾。
有一種累叫“慢疲”
慢性疲勞綜合徵(CFS)是指沒有器質性病變,反覆發作的,以極度疲勞爲主的一種綜合徵。患者往往出現無力、疲勞、睡眠質量差、認知功能下降及一系列的軀體症狀,比如以反覆咽癢、肌肉痛、頭痛、關節痛、抑鬱、焦慮等爲特徵。
據統計,慢性疲勞綜合徵的患病率爲0.68%至1.40%,大部分患者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其中成年女性比成年男性更常見,腦力勞動者高於體力勞動者。
注意!這並非一種無關緊要的病症,若不引起重視、及時休息調整,那麼“小問題”可能會引發健康大麻煩,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疲勞的後果很嚴重的!疲勞不僅是過勞死的直接原因,還是許多疾病的始作俑者,小到感冒,大到癌症,都可能因爲疲勞而發生。
這樣的累是病態累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一種病症,或許你已經爲其所“累”而不自知。下面就教你如何區分普通的“累”和病態的“累”。
普通的累偶爾出現的疲勞感,就像加班或者熬夜後,通過停下來休息或睡一覺就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並且,這種情況對生活影響不大。
病態的累只是做了少量的活動,身體便出現了疲憊感,通過正常休息,仍然無法緩解。
哪些人更易爲其所“累”?
在我國,慢疲這種疾病一般多發生於一線城市,它的主要特徵就是持續時間較長的疲勞感,讓人感到身心俱疲,無論你如何休息,這種疲勞感始終如影隨形,難以甩掉。
好端端的人,爲何會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徵?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人的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持續工作很長時間沒休息就會感到累。
不過,不少人的累也跟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有關,比如隨意服用藥物(包括鎮靜藥、通腸潤便藥等)、飲食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節食減肥導致身體攝入熱量過少、感染性疾病、經常吸菸、腸胃不好、癌症導致的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不運動、心態消極等因素,都可能引發慢性疲勞綜合徵。
小測試幫你揪出慢疲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小測試,請仔細閱讀以下問題,並回答“是”或“否”。
1.你是否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2.你是否經常感到肌肉痠痛?
3.你是否出現不伴有紅腫的關節疼痛?
4.你是否出現睡眠障礙,睡眠後精力也不能恢復?
5.你是否出現新發頭痛?
6.你是否有淋巴結腫大的症狀?
7.你是否經常感到咽部不適,如喉嚨疼痛或乾燥?
8.你是否經常感到體力或腦力勞動後連續24小時身體不適?
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疲勞持續6個月或者以上,如果你回答“是”的問題超過4個,你可能已經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徵,這時你最好到醫院找醫生尋求幫助。
留意身體的求救信號
慢性疲勞綜合徵可能會同時出現消化系統的問題,比如腸易激綜合徵;身體對寒冷很敏感,容易出汗;氣促;心跳不規律;對某些食物、氣味、化學物質、光線或噪音過敏。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存在說明我們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甚至可能會讓我們更容易得癌症。
此外,如果身體還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比如胸悶、黃疸、體重無緣無故地下降等,這時候就要多加註意了。這些症狀可能是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如果出現頻繁,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不要掉以輕心。
這樣做可以恢復元氣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自限性疾病,許多人能在兩週內靠自身免疫力不用任何治療而康復。醫生對你所能提供的最佳建議是儘量休息及減少壓力。
首先,觀察你的活動與睡眠模式,瞭解疲勞是如何對你產生影響的!然後設定讓自己生活更愉快、更平衡的目標!
張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學習工作與放鬆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
適度的體育鍛煉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以和諧身心、促進大腦發育及重要器官的代謝,有利於緩解身心疲憊,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無論工作多忙,建議每天都留半小時運動,比如散步、慢跑、健身、瑜伽等;午休時給盆栽換換土、修修枝;週末用睡懶覺的時間爬爬山。
均衡的飲食營養均衡的飲食可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和加快康復。應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魚、肉、蛋、奶、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同時,控制飲食量也有助於減輕身體的負擔。
充足的休息和高質量的睡眠這是緩解疲勞的關鍵。嘗試用改善睡眠環境、放鬆身心等方法來提高睡眠質量。
克服無益的思維模式保持良好的社交關係可以讓我們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從而減輕疲勞感。
多曬曬太陽接受陽光照射也可以促進身體產生更多的能量,有助於緩解疲勞症狀。
“自救”不成醫院兜底
假如通過自我的方式沒有改善,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尋求針對性的綜合徵治療。
就診科室大家可以到慢性疲勞綜合徵專病門診或預防保健科就診,如果醫院沒有具體專病科室,就哪個症狀明顯就去看哪科。醫生會幫你篩選,先把器質性病變排除,然後再化驗、調理。
檢查項目爲了找出這些問題,醫生可能會做一些檢查,比如血常規、炎症指標、身體化學成分檢查,以及甲狀腺功能檢查。如果懷疑有其他疾病引起這些症狀,可能還需要做胸部X光片、風溼因子和抗核抗體等檢查。
治療手段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相關症狀給予藥物對症治療,如減少疼痛不適和發燒的藥物、治療焦慮的藥物、治療抑鬱症的藥物等。同時,鍼灸、中藥等中醫特色療法,可以幫助患者逐漸擺脫疲勞的困擾。此外,包括瑜伽、冥想、按摩療法和深呼吸練習等方法能調整心態,減輕壓力和焦慮。
文/宋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