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皇帝丘成桐 談奮鬥歷程

「成功之母講座」邀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皇帝」、中研院士丘成桐主講。(中時資料庫提供)

失敗爲成功之母,臺灣大學系統與中國時報聯合主辦「成功之母講座」,8月3日邀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皇帝」、中研院士丘成桐主講,以「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數學的不敗真經」爲題分享奮鬥歷程,強調苦功更勝天才。

丘成桐出身於香港清貧家庭,19歲負笈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1974年受聘爲史丹福大學數學系教授;年僅27歲時,解開關於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稱爲Calabi-Yau(卡拉比─丘)定理,成就震驚全球數學界。

該定理譽爲復幾何發展史上3個最偉大的里程碑之一,也開啓全新「幾何分析」學門,也被應用於超弦理論中,對於當代理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學說「統一場論」,產生重要影響。

丘成桐的其他成就,包括他與鄭紹遠合作證明高維閔科夫斯基問題、與理查˙舍恩(Richard Schoen)合作證明廣義相對論中的正能量定理、與蕭蔭堂合作解決弗蘭克爾猜想、與連文豪、劉克峰合作證明弦論學家提出鏡對稱猜想等,對數學與物理領域有深遠影響。

傑出表現讓他幾乎得遍全球重要數學獎項,包括1982年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1994年克雷福特獎、2010年沃爾夫獎等3個世界頂級大獎,歷史上僅有兩位數學家囊括這三大獎項,另一位是比利時數學家德利涅。

除了學術研究,丘成桐也致力於華人數學教育,創建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浙江大學數學科學中心與清華大學數學研究中心等高等數學研究機構,併發起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每3年頒發「華人菲爾茲獎」的晨興數學獎、陳省身獎與ICCM國際合作獎。

丘成桐曾透露成功訣竅:「用苦功而非天才」,目前擔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一職的他,受邀擔任「成功之母講座」主講人,引領年輕學子與社會大衆學習失敗、探索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