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新米廣流通 ——探尋小城大米行銷市場的多元密碼
(原標題:舒蘭新米廣流通 ——探尋小城大米行銷市場的多元密碼)
“新米上市後很受客戶歡迎,發往浙江的小包裝大米要抓緊裝車,對方來電話說產品已供不應求……”在自家米企的加工車間裡,吉林省舒蘭市大米協會會長孟廣多一邊對接物流,一邊巡看產線,顆粒飽滿、晶瑩剔透的舒蘭大米正被灌裝、塑封、裝箱。
2025年元旦假期,舒蘭市大米生產企業和家庭農場裡,機器聲轟鳴,運輸車往來,生產加工節奏陡然加快。“臨近春節,要讓客戶新年吃新米,迎新又應景。”各米企負責人借節日“東風”提產能。
“舒蘭大米潤、糯、香、甜,好吃、好聞、好看、好營養,這‘四好’的背後是‘生長環境好、種子選育好、種植管理好、倉儲加工好’的有力支撐。”談起舒蘭大米的特色和優勢,舒蘭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如數家珍。
得天時據地利 產出好大米
舒蘭,滿語“果實”之意,地處北緯44度黃金水稻種植帶,寒地黑土有機質含量達10%。這裡水源豐富,位於松花江和拉林河兩大水系的上游,年降水量700毫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日照2427小時,生長期達140天左右。舒蘭享有“貢米之鄉”“果實之城”的美譽,2018年,舒蘭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稱號。
“舒蘭大米富含硅、鋅、鐵、錳、硒等微量元素及鉬等礦物質,經檢測,米中純天然鉬含量高達0.49mg/kg。”舒蘭市商務局產業發展科科長楊鳳桐說。
佔“天時”,據“地利”,舒蘭大米好吃又營養,但走進消費者的視線略顯緩慢。今時今日,“稻香舒蘭歡迎您”的推介語在舒蘭街邊地頭常見,而過去卻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
20多年前,孟廣多和大米行業結緣,“我在四川成都賣了兩年大米,很好賣。”
2002年末,孟廣多回到舒蘭,發現農民爲賣不動水稻而發愁,他辦起大米加工廠,後來又成立舒蘭市金星精製米有限責任公司。
“糧食也要打出品牌”“大米是推動鄉村振興和興企富民的重要產品”……在舒蘭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舒蘭米企快速發展,優質大米要賣出好價格,就要建立市場信賴度、認可度和辨識度高的產品品牌,2013年舒蘭優選域內米企組建舒蘭市大米協會。
“加入大米協會,大家可以統一使用‘舒蘭大米’標識,享受惠企政策,市裡會組織很多推廣活動幫企業‘走出去’參加推介會和展銷會。”孟廣多說。
舒蘭大米打造電商營銷新矩陣,實現京東、淘寶、抖音、快手等8個主流電商平臺全覆蓋,年度線上銷售額達2256萬元。
高品質廣渠道 闖出好名號
“舒蘭大米色白味香,口感微甜。”長春市民李淑英說,她家已連續多年選購舒蘭大米,“冷飯不回生,涼着吃更香。”
走進舒蘭市政府打造的平安鎮稻香小鎮田園綜合體,一個7層樓高的“大米粒”引人駐足,這是田園觀光塔,通過它可以遠眺農田景色。
舒蘭市永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採用“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開展“訂單農業”,以鴨稻、魚稻、蟹稻共生方式,建設高標準生態農田622.5畝,通過流轉、租賃土地、再就業等方式帶動周邊農戶3870戶。
“鴨稻共生效果好,鴨子在水中活動,起到鬆土和透氣效應,促進水稻根系、植株生長健壯,不易被病蟲侵害,還可提升水稻品質。”談及鴨稻共生好處,公司董事長曹洪峰豎起大拇指。
吉米糧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蔡興寶是位“老農人”,用他的話說自己種了幾十年地,傳統模式、新型生產、數字控制、智慧裝備、電商營銷“啥都趕上了”。
“如今政策越來越好,一二三產融合不斷加深,大家掙得越來越多,幹勁一年比一年高。”蔡興寶說,“我們每星期網上直播一次,每次能賣1000多單,一天能銷售8噸多舒蘭大米。”
近年來,舒蘭積極構築城鄉融合的旅遊產業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打造集田園休閒、研學旅行、農事體驗、鄉村度假、康養娛樂等於一體的全季全時全齡鄉村旅遊名片,推動舒蘭大米品牌越擦越亮,口碑越傳越響。
金秋時節,走進舒蘭市溪河鎮三蓮稻田公園,漫步於玻璃棧道能細觀腳下水稻長勢,風吹稻浪滾滾,田間鴨鳴蟹遊,遊客紛紛駐足拍照。稻田公園由舒蘭市政府打造,是親子教育、研學、職業農民培訓、休閒暢遊、美食品嚐的好去處。
好政策好服務 推動好發展
碾去稻殼綻玉光,晶瑩剔透蘊飯香。2024年11月4日,吉林糧食品牌暨舒蘭大米推介會在北京新發地國際農產品會展中心舉行。多家經銷企業及舒蘭米企代表鑑產品、談合作、謀共贏。
從2008年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做起,到搬遷至50000多平方米的新廠,舒蘭市禾鑫穀物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叢培文見證了舒蘭米業的發展壯大。
在舒蘭市委、市政府的幫助下,舒蘭市禾鑫穀物有限責任公司和客戶簽訂大米銷售協議1.35萬噸,在全國各大超市採用自營和加盟形式創建20家商超專賣店。公司每年帶動周邊1500戶農戶就業,平均每戶增收1.5萬元。
舒蘭市久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韓喜錄的辦公桌上擺放着一張用木框嵌起來的聯繫卡,上面寫着企業知心人何鵬飛的姓名、手機號碼、派出單位,職務爲平安鎮副鎮長。
“企業知心人至少兩個星期來企業一次,登門問難問需。”韓喜錄說,他把銷售難題和何鵬飛說了,對方幫着尋找有需求的單位,“讓公司的銷量提升了20%。”
舒蘭大米好吃,糯稻也名聲在外。舒蘭糯稻屬晚熟品種,口感好、米筋道。提到政府助企發展,舒蘭市雲秀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麗謙說:“公司收購資金出現短缺,200萬元的缺口把我愁壞了。”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她找到企業知心人——舒蘭市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任傑。
任傑幾經奔走,幫助企業在郵儲銀行成功取得授信500萬元,助力企業解決了難題。
2023年以來,舒蘭市開展深化“服務企業年”活動,選派190名企業知心人下沉企業破解難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發展信心。
守品牌勇創新 謀求好未來
2006年,舒蘭市平安鎮永平村村民賀新家到北京創業,2015年,他在舒蘭辦起永平新家水稻種植家庭農場。此後,他在相距1000多公里的兩座城間,演繹着大米創業“雙城記”。
做產品要有創新。賀新家利用北京各類商貿文化活動多的特點,把大米做成禮品,在北京擁有穩定的客戶羣。
同樣看到小包裝米市場的還有孟廣多。“過去我的小包裝米每月能賣出幾千袋,現在每月能賣出100多萬袋。”
孟廣多用三個“新”道出秘訣,在新產品方面,我們針對不同的客戶羣體‘投其所好’,開發出富鉬硒米、有機糙米、胚芽米、7日膳食粥米等,後者能讓消費者一週7天喝不重樣。
在新工藝方面,企業通過真空、充氮鎖鮮包裝,將舒蘭大米的新鮮和美味封存,讓消費者能品嚐到來自田間地頭新米的原汁原味。
在新渠道方面,孟廣多和江浙一帶的大型企業合作,按照企業需求生產小包裝米。“2024年,我們銷售額突破2億元,增長超20%。”孟廣多說。
目前,舒蘭大米銷售網點已遍佈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近日,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4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單公示,舒蘭大米榜上有名。下一步,舒蘭市將重點推廣兩類功能米和系列營養米。2025年,計劃推廣“富鉬米”種植面積5萬畝以上,“穩糖米”推廣種植面積3000畝,同時推出“營養米”系列新產品,豐富產品供給,讓舒蘭大米成爲更多消費者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