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人民健康:是醫生,也是發明家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守護人民健康:是醫生,也是發明家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李恆、徐鵬航 臨牀醫生離患者近,更瞭解看病救人的技術堵點,他們是醫學創新鏈上的重要一環。 是醫生,也是發明家。來自醫療一線的創新成果,正爲守護百姓健康注入“新”活力。 設備可穿戴 實時監測心血管病 從被動治療轉變爲主動預防、監測和治療——心血管病這一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有望迎來新的診療模式。 近日,由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鄒彤教授團隊主導的項目“多元化可穿戴心血管事件監測診療設備的研發和轉化”,獲得第七屆(2024)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一等獎(有源醫療器械組)。 長期以來,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在發病後才能得到救治。隨着可穿戴設備在心血管病診療領域的應用,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羣有了預警關鍵技術設備和體系支撐。 聚焦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病的臨牀需求,鄒彤團隊聯合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新企業持續攻關,通過提升場景化算法能力、穿戴設備可及化程度,努力打通“院前—院內—院外”心血管病管理全流程。 “下一步將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心血管病遠程監測與智能預警雲平臺,努力實現數字化心血管病監測診療設備在醫院和康養場景的應用落地。”鄒彤說。 智能影像檢查 助力精準治療腦腫瘤
運用智能影像創新技術,從磁共振影像中,可以預測出與腫瘤惡性程度密切相關的關鍵分子標記物Ki-67表達水平,進而指導腦膠質瘤的個體化精準診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引言牽頭完成的這項科技創新成果,在2024年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榮獲金獎。 腦膠質瘤是一種顱內惡性腫瘤,也是神經外科領域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這種腫瘤的早期症狀很不明顯,給疾病診斷和治療帶來極大挑戰。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濤指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王引言和同事們創新性地拓展了智能影像技術,探索出腦膠質瘤的影像組學預測新方法。該成果於2022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隨即在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實現轉化落地。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們醫務人員要從一線臨牀需求出發,在治病救人的實踐中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王引言說。
核醫學“平臺”升級 藥物創新上臺階
放射性藥物的研發應用與臨牀診療能力息息相關。近年來,核醫學科診療需求快速增長,但藥物研發受限於空間與環境等客觀因素,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臨牀需求。 近日,位於北京協和醫院轉化醫學綜合樓的核醫學科製藥區正式啓用,爲藥物創新提供新的平臺。 “我們在製藥區完成藥物製備前的全部準備工作,以及前體研發工作,並通過對小動物進行毒性實驗等,觀察研發藥物的可行性。”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霍力介紹,團隊已利用加速器生產出固體靶核素,這也意味着醫院製備研發放射性藥物的全鏈條已經實現閉環。 霍力表示,隨着核醫學科藥物研發和製備平臺的建設,更多放射性藥物有望實現自主研發,有助於核素治療藥物的研發和轉化應用,延長晚期腫瘤患者和罕見病患者的生存時間。 藥物研發和製備平臺的升級,關係着國產創新藥的量與質。 北京市昌平區打造“生命谷”,全區累計獲批1類創新藥11個;上海市寶山區打造“創新藥谷”,實現產業集聚……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共有113個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間獲批新藥數量的2.8倍。 “臨牀和患者的需求是我們保持創新發展的最佳驅動力。”霍力說,我們將以核醫學科製藥區啓用爲契機,在全國放射性藥物研發領域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爲更多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