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東螺溪木棉花季不再煞風景 彰化加強稽查畜牧汙染

彰化縣環保局於木棉花季期間啓動東螺溪沿岸畜牧業專案稽查行動。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化縣環保局於木棉花季期間啓動東螺溪沿岸畜牧業專案稽查行動,全面查覈54家畜牧業者廢水處理設施是否確實運作,環保局表示,去年全縣共有127家業者因違規被處分,累計罰鍰713萬多元,也籲業者勿心存僥倖,若是重大違規,最高可處2千萬元罰鍰,並面臨停養處分。

東螺溪沿岸是每年3月賞木棉花的熱門景點,但早期因沿線畜牧業者亂排廢水,造成沿線不時傳來惡臭,非常煞風景,近年縣府加強取締,但仍有部分業者仍心存僥倖偷偷排污。

由於近年來,因氣候變遷與旱災影響,東螺溪流域降雨量顯著減少,導致水源注入不足,河川自淨能力大幅下降,總體污染物排放量已超出河川水體涵容能力,進一步惡化水質狀況,因此環保局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加強稽查。

彰化縣環保局局長江培根表示,去年執行全縣畜牧業查覈1481場次,其中127家業者因違規受處分,累計罰鍰713萬多元,其中東螺溪沿岸爲重點查覈區域,佔全縣查覈總量能的三成,共執行354場次查覈,其中28家業者遭處分,共被裁罰約121萬多元。

環保局於東螺溪流域設置「鹿島橋」及「溪湖橋」2座關鍵水質監測站,根據最新監測數據與過往水質資料比較顯示,鹿島橋的生化需氧量(BOD)濃度改善30%,溪湖橋改善15%;氨氮濃度則分別改善61.8%及59.9%,顯示東螺溪水質已有明顯提升,但仍需持續努力以確保長期穩定的環境品質。

環保局表示,對於偷排廢水業者,一經查獲,除須補繳差額水污費外,最高可處2千萬元罰鍰,業者仍需針對場內廢水處理設施進行改善,並可能花費數百萬元設置自動連續監測設備及專用電子式電度表等設施。

環保局也提醒,彰化縣飼養豬隻20頭以上未滿2千頭,或牛隻40頭以上未滿500頭的小型畜牧場,其法定應達成的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比率(總廢水產生量的5%)將於今年底屆期,業者應儘速達成,以免因未達標而遭受處分。

彰化縣環保局於木棉花季期間啓動東螺溪沿岸畜牧業專案稽查行動。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化縣環保局於木棉花季期間啓動東螺溪沿岸畜牧業專案稽查行動。圖/彰化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