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問題大!中研院:臺灣精神病盛行率10年倍增至23.8%
▲苦命員工追求工作精進,企業和國家應注意勞工心理健康。(圖/示意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片)
中央研究最新的調查報告發現,臺灣從1990至2010年「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從11.5%上升到23.8%,並且明顯與失業率、離婚率、自殺率的走勢相關。尤其近20年來臺灣經濟轉型、產業大量外移、就業市場萎縮,近年全球經濟衰退,明顯造成常見精神疾病盛行率增加。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組織研究小組,以多種統計方法分析20年來的9079筆受訪資料,論文12日刊載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nt)上。鄭泰安指出,所謂「常見精神疾病」有憂鬱症、焦慮症等,患者佔所有精神疾病90%以上,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到了2020年,憂鬱症會是「全球十大疾病與傷害」的第二名。
鄭泰安表示,常見精神疾病的危險因子是女性、失業、低教育程度,還有明顯影響日常活動的身體疾病,然而研究團隊剔除了女性、失業、低教育程度、身體疾病等因素,臺灣精神疾病的增加仍然非常明顯,顯然有其他因素造成。
研究團隊進一步比對全臺失業率、離婚率、自殺率的走勢,指出20年來,臺灣人的心理健康持續惡化,原因與失業有關,勞工隨時擔心工作不保、被裁員,而之前經濟起飛階段的「過勞」現象,也影響臺灣人的心理健康。
鄭泰安表示,英、美工業先進國家有「工業精神醫學」(Industrial Psychology),處理這方面的問題,而臺灣在經濟起飛的工業化過程中,並沒有照顧工業人口的心理健康問題,「工作條件、工作時數、工廠環境等問題,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研究團隊呼籲政府重視勞工心理健康,不應把經濟成長當做國家發展的唯一指標。《刺胳針》的專文有國際專家撰寫專文評論,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教授麥基(Martin MaKee)等人撰文指出,臺灣經濟奇蹟的代價是逐年惡化的心理健康,追求國民生產毛額(GNP)之外,也應重視「真實發展指標」(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等,將之納入國家發展評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