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大行動40個重點項目,海淀區文化建設大會發布重磅舉措

11月26日,海淀區文化建設大會召開。記者從現場獲悉,海淀區發佈了《海淀區推進文化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2027年)》,提出要實施五大行動40個重點項目。海淀區將突出“一核、一區、兩帶、多組團”的文化功能格局,加強三山五園地區整體保護,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區。

活動現場,海淀區還發布了首批“十大演藝新空間”和“十大文博新空間”, 聯合高校和企業共同發起海淀區AI+文化共創計劃。此外,活動還發布了首批“海淀有禮”城市禮物,包括雙螺旋組合徽章、圓明園AR冰箱貼等。

11月26日,海淀區文化建設大會召開,現場發佈了《海淀區推進文化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2027年)》。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推動街區、校區、園區“三區融合”,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場景

大會現場發佈了《海淀區推進文化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2027年)》。海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齊慧超介紹,海淀區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文化內核鮮明、精神品格彰顯、人文氛圍濃厚、城市品質躍升的全國一流文化強區。共建人文海淀,賦能創新之城。

在文化建設戰略佈局方面,海淀區將着力構建“人文海淀、創新之城”的整體城市形象,突出“一核、一區、兩帶、多組團”的文化功能格局。“一核”,即培育塑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以中關村創新精神爲內核的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一區”,即加強三山五園地區整體保護,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區。“兩帶”,即融通城市文脈、水脈、綠脈,以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提升城市整體品質。“多組團”,即連片改造提升新中國成立紅色文化主題片區、“暢春新園”科技文化集聚區、五棵松時尚潮流文化消費區、西山文化旅遊休閒區等多個重點文化功能區域。

海淀區提出實施文化建設“五大行動”,涉及先進文化引領賦能、文化服務提質增效、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旅產業融合煥新、城市形象展示傳播。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動明確,推進文物活化利用項目,推出一批文物空間與文化推廣結合的新場景;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鞏固拓展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成果。

文旅產業融合煥新行動則提出,推動街區、校區、園區“三區融合”,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場景、試驗田、首發地;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完善“大旅遊”服務管理機制,提升海淀文旅品牌影響力和旅遊業發展活力。

以項目化、清單化推進落實40個重點項目,包括高水平建設“海文智庫”,做強“感動海淀”榜樣品牌,實施中關村主題文藝精品創作項目,推進翠湖文化島重大文化設施和“暢春新園”科技文化會客廳建設等。

“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海淀文化向縱深發展、提級躍升的關鍵所在,期待‘人文海淀 創新之城’綻放更多璀璨光芒。”齊慧超表示。

海淀區“十大演藝新空間”和“十大文博新空間”揭曉

海淀區政府副區長張洪雨揭曉海淀區“十大演藝新空間”和“十大文博新空間”。海淀區按照全市打造“演藝之都”發展要求,推出首批“十大演藝新空間”。

其中,專業性演出空間包括國家圖書館的國圖藝術中心-音樂廳、西杉創意園的中間劇場、海淀劇院;綜合性演藝空間包括華熙LIVE·五棵松商圈的M空間 、五棵松萬達廣場的愛樂匯萬達劇場、楓藍國際購物中心的楓藍熙劇場、翠湖科技園雲中心的雲劇場;專項性演出場所涉及華熙LIVE·五棵松商圈的嘻哈包袱鋪(五棵松劇場)、MAOLivehouse(北京五棵松)、金碼大廈的想象空間LiveHouse。

在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中,海淀區推出首批“十大文博新空間”。其中,傳統文化類有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曹雪芹紀念館、京作榫卯藝術館;紅色文化類涉及清華園車站舊址、“兩彈一星”精神研學基地;科技文化類則包括中國蜜蜂博物館、中關村村史館;高校類包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等地。

海淀區推出首批“十大文博新空間”。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在大會發布環節,中關村街道“傳承精神”、玉淵潭公園“‘傳承紅色基因,放飛時代夢想’少年紅色宣講項目”、溫泉鎮“古蓮思享匯”、上地街道“上地青年新質說”、香山街道“‘紅色香山’宣講聯盟”等海淀區十大優秀宣講品牌集中亮相。

大會還發布了首批“海淀有禮”城市禮物雙螺旋組合徽章、圓明園AR冰箱貼、花蝶芳菲香薰、典藏遺珍冰箱貼、清河之洲下午茶,用“海淀有禮”綿延城市文化積澱,定格城市印記,打開了海淀品質生活新方式。

聯合高校和企業共同發起海淀區AI+文化共創計劃

大會現場,海淀區政府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爲重點,圍繞文化遺產研究,文物保護利用、修繕、交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同拓展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新思路。

海淀區委宣傳部聯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AI大模型企業共同發起海淀區AI+文化共創計劃。該計劃將充分發揮海淀區AI和文化、教育資源優勢,推出AI+文化創作大課堂、AI海淀創作專區、共創訓練營等重點項目,對計劃參與者給予積分獎勵、流量扶持、算力支持和孵化平臺支持,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AI+文化創作展示平臺、對接轉化平臺、生態共創平臺。

海淀區AI+文化共創計劃啓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此外,海淀區聯合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發起成立“海文智庫”,首批邀請25位分別來自理論研究、文化藝術、文化遺產、文化產業、新聞傳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加盟,爲海淀文化強區建設提供多元智力支持,進一步增強海淀文化軟實力、核心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

海淀區聯合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發起成立“海文智庫”。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是新推出的文化設施空間,同時也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大會現場,國家典籍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畫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等三山五園文化藝術聯盟首批13家成員單位集體亮相。成員單位將攜手搭建藏品共享、活動聯辦、文創聯銷、人才共建等合作平臺,聯手推出一批三山五園主題精品展覽和文博活動,進一步擦亮三山五園文化品牌,凝聚文旅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三山五園文化藝術聯盟首批13家成員單位集體亮相。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鏈接

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首展明起開始售票

12月3日至2025年3月13日,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將迎來首個大型文物展——《邂逅愛琴海——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文物精華展》。展覽將從11月27日開始對外售票。

作爲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的首個大型文物展覽,本次展覽旨在架起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橋樑與互動。展覽將立體展示古希臘的社會和文化全貌,無論是居民生活的點滴、神秘的宗教神話,還是熱血的體育競技,都將一一呈現。通過此次展覽,觀衆不僅能夠領略古希臘文明的輝煌與榮耀,更能深刻感受到東西方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交流與融合。

自12月起,在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內,除了令人矚目的《邂逅愛琴海——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文物精華展》之外,《圓明・交融——圓明園研究成果展》也將同步開展,爲觀衆呈現圓明園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場館內其他展廳也將逐步有序開放,爲公衆帶來更爲多元、全面且深入的文化展示與交流內容。

“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於今年10月整體完工,它不僅是“暢春新園”科技文化集聚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未來集“展覽、研究、交流、教育”四個中心爲一體的高品質文化新地標。該中心規劃有三山五園文物展、文化展、數字展等基本陳列,並設有多個臨時展廳,旨在爲廣大觀衆提供多元化的文化體驗。

新京報記者 吳爲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越

來閱讀我的更多文章吧

吳爲

新京報記者

記者主頁

浦峰

新京報記者

記者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