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統戰與交流的界線(周毓翔)
馬英九基金會陸生團30日下午參訪臺北101,臺北101董事長賈永婕(右舉手者)也全程陪同,恰巧101展出中華隊「12強」特區,有全隊簽名衣、壘包等,賈永婕表示,「他們也看得很開心」。(馬英九基金會提供/陳薏雲臺北傳真)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來臺交流,奧運金牌選手馬龍魅力席捲,所到之處臺灣粉絲簇擁;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卻說,「覺得馬龍看起來很可愛,中共就成功了」。依照沈伯洋這套標準,兩岸到底要怎麼交流纔沒統戰問題?還是在民進黨執政下,兩岸不交流纔是對的?
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嚴重惡化,問題是我們政府對兩岸究竟採取什麼立場?一直以來都相當矛盾。民進黨高舉抗中保臺旗幟,一直塑造兩岸瀕臨戰爭危機,軍費不斷增加,並在規畫全民防衛動員,看似不斷往戰爭方向準備。
然而光是一個全民防衛動員議題,立場就前後不一,當傳出要高中生籤具「服勤同意書」事件後,教育部急喊卡;40萬民兵消息傳出後,內政部長也澄清是民力,並一再強調是爲因應救災等,但當在野黨一提案修法刪去支援軍事勤務條款,又跳起來批評削弱戰力;若真有一戰準備,民衆配合演習也很正常,民進黨到底要戰?不戰?自己都講不清。
在兩岸關係上也是莫名其妙,民進黨政府一直也說鼓勵兩岸在教育文化方面做民間的交流,那麼兩岸學生交流不是最容易的嗎?馬政府時代,陸生大量在臺就讀,一點也不稀奇,如今馬英九基金會光是帶個團來臺灣活動幾天,就像稀有動物一樣被包圍,國安特勤更是緊盯。
更弔詭的是,一方面陸委會說樂見交流,另方面,又有國安高層透過綠媒放話指該團學生是共青團有共產黨員身份,沈伯洋也開始質疑「所有的交流都是統戰的一部分,他們有政治目的」、「大家就開始對於這種灰色地帶的進攻不在意」、「覺得馬龍看起來很可愛,中共就成功了」。
此番言論一出馬上引起撻伐,依照沈伯洋的標準,兩岸其實最好回到戒嚴時期,不僅不能交流,任何與中國大陸有關的任何正面訊息都不能出現在臺灣,媒體與社羣都得被監控審查訊息,否則會讓臺灣人民對中國大陸抱持好感,以至於忽略中共對灰色地帶進攻的威脅。
北京願意讓陸生來臺交流,當然不可能沒統戰意圖,但兩岸交流其實是場兩岸在制度及文化上的競爭,我們何嘗不能統戰回去?或是藉由這機會把我們的價值與聲音跟大陸新世代年輕人分享?藉而改變將來兩岸局勢?
北京願意派人來,是認爲他們有自信用優秀的運動員吸引臺灣人目光,並對此景仰,學生團的組成肯定是一時之選,也算他們的火力展示,臺灣學生難道不也有自信在文化跟制度上來與陸生交流較量一下?我們引以爲傲的民主制度,開放的社會文化,不也能在交流過程中,給陸生種下一些民主的種子?
民進黨一方面鼓勵交流,一方面又強調所謂「不設前提」,但其實這個「不設前提」就已經是前提了,對大陸人來臺的審查,已經比臺人去大陸的管制還嚴格了,民進黨假意說想交流,實際上根本不想往來,說願交流只是不敢打仗的藉口,民進黨只是想一方面繼續妖魔化對岸,汲取抗中保臺政治紅利,一方面又不敢真打起來,所以纔講些似是而非的話敷衍,心中對兩岸的正面發展一點也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