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AI 天使還是魔鬼(楊艾俐)
人工智慧(AI)。(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1999年底,21世紀來臨前的半個月,一部《變人》(Bicentennial Man)上演,由喜劇巨星羅賓‧威廉斯飾演安德魯‧馬丁,是北安公司製作的機器人,不只有創造力、想像力,還可以將此化爲商品,自食其力。後來他發展成有情緒、有愛恨、有人類器官的機器人。馬丁活了200歲並獲世人承認爲人類。象徵了21世紀是人工智慧的世紀。
真實的人工智慧可不是這麼善良可人,自從去年11月Open AI上市後,3億人已下載,其中大部分都是活躍用戶,因爲使用自然語言,不必用程式就可下指令,只要會講話的人就可指揮它,學生用它來寫作業、作家來寫作、企業用來節省人力,好處說不盡。
AI的智慧突飛猛進,ChatGPT最近大升級,宣告現在它將解除「時間封印」,可以透過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來上網搜索,生成的資訊也不再停留在2021年9月之前。
其他高科技巨頭,也各自發表新產品,日益先進,臉書母公司Meta在7月中旬釋出免費人工智慧(AI)開源模型「Llama 2」,可以加速生成式AI工具的開發。日本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鑑於日本企業只有7%使用人工智慧,在軟銀世界大會上大膽預測,通用人工智慧(AGI)將在10年內出現,屆時AGI將比所有人類智慧總和強大10倍。接着更高一層級的「超級人工智慧」將在20年內實現,屆時將超越人類智慧總和高達1萬倍。孫正義大聲說:那些遠離AI的人和那些使用AI的人,在智力的差距上將會變得像猿猴和人類的對比一樣。那些說「不要使用AI」的人就像在說「不要開車或用電」,無論你喜歡與否,AI革命都將到來。
但是現在已經證明,AI帶來的問題比它的效率更嚴重,首先是失業,從去年開始,美國高科技公司及傳統產業多多少少都裁員了,表面上看是經濟不景氣,其實是公司不必如此多人力了,特別影響那些執行重複性任務的工作,如製造業和客戶服務。
受僱者人人自危,最近的兩大罷工──好萊塢編劇及汽車業工人,表面上是爭取工資,其實是懼怕未來有天被人工智慧完全取代,希望資方能夠保證其工作權,從ChatGPT所寫的劇本,雖然現在還不如真人寫作,但是它學習飛速,有天一定會超越真人編劇。汽車廠工人亦是,電動汽車已經使傳統汽車業飽受挑戰,而且零件大幅簡化,不需要如此多零件裝配,現在又加上AI,無異雪上加霜。
此外AI還有諸多負面影響:一、可以收集、分析和應用大量個人數據,這可能導致隱私侵犯和數據濫用。二、AI有可能成爲「殺人機器人」,被開發用於軍事目的,最後不受人類控制的武力行動,將引發國際安全問題。
但是現在人工智慧話語權都被科技巨頭及高科技專家所壟斷,他們只報喜不報憂,政府現在能做的有限,美國國會只能就AI侵犯隱私權和反壟斷做規範,歐盟也要制定AI發展規範,但是到現在爲止,連AI的定義還沒有達成共識,法令出來後,還要一國國同意才能實施,法令永遠趕不上人工智慧進步。
9月13日美國參院召集AI產業要角進行閉門論壇,包括Open AI的奧特曼、特斯拉的馬斯克以及輝達的黃仁勳,看着這些人昂首挺身魚貫而入,不禁感嘆人類的未來將在這幾個人手上決定,我們能放心嗎?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