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張忠謀曹興誠糾纏多年──臺積電崛起的秘密(六)

張忠謀(左)、曹興誠舊照(汪慧星攝)

晶圓代工模式是誰創造的?這個問題在1990年代,臺積電撐過了營運的低潮,開始邁開成長的步伐時,成爲財經科技媒體探討報導的重點。到底,「晶圓代工模式」是誰創造的?有人說,是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拿着這份企畫書見高層,結果卻交到了張忠謀的手裡;也有人說,這樣的營運模式很早就在Morris的腦海裡,只不過陰錯陽差,李國鼎要他籌備一家晶圓製造廠,他就拿來練兵。

筆者曾拿這個問題請教孫運璇基金會執行長史欽泰,他可以說是最有資格對這個問題加以評斷的局中人,原因有三。其一:張忠謀回臺接工研院院長時,史欽泰是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後來晉升爲副院長、院長),半導體的研究團隊就屬於他領導的部門,臺積電成立時第一批員工幹部就是從該所移轉過去的,後來張忠謀把他升任副院長,Morris自己升董事長時又推薦史欽泰當院長,他們兩人在Morris剛回臺灣的那幾年,有充分的共事與默契。

其二:曹興誠跟宣明智、劉英達創立聯華電子之前,是電子所負責業務推展的副所長,跟史欽泰共事多年,聯電創設過程中筆者觀察史欽泰亦提供聯電建廠過程中不少的協助。

其三:臺灣在1980年代開始,由工研院顧問潘文淵計劃下,曾草擬了首批半導體人才訓練計劃,推舉數十人送到美國RCA接受職場場域的訓練。曹興程、史欽泰與臺積電後來擔任副董事長的曾繁城,都是這批送到海外培養半導體技術、營運中的團隊成員。

因此,當筆者請教史欽泰執行長,到底「晶圓代工模式」是曹興誠還是張忠謀創造的?這個問題時,他回答,其實這樣的晶圓代工模式,遠在臺積電成立之前的5、6年,美國一位半導體專家寫了一本書,裡面有個章節就提到了,半導體晶片上中下游生產供應鏈當中,應該有「晶圓代工」這樣營運模式的可能。

如果往前推溯,早在徐賢修擔任工研院院長的時代,透過與美國RCA關係很好的工研院顧問潘文淵的牽線,工研院特別圈選了該院電子所一批電子人才去受訓,這批人才分成兩組,一組學半導體(晶片)設計,聯發科創辦人蔡明介就是其中一人,另一組學晶片製造,曾繁城、劉英達、曹興誠就是其中幾人。

當時美國較具規模的半導體整合(IDM)公司基於半導體是新興的高科技,爲保護營業機密都不歡迎國外科技人士來參觀,更遑論代爲訓練了,唯獨RCA爲什麼這麼大方?原因有二,除了潘文淵的接引關係外,早期李國鼎擔任經濟部長時,RCA就是K.T(李國鼎)引進設廠的幾家美歐跨國企業其中的一家,並且在臺灣賺了大錢,算是欠K.T一份情,並且以老美當時掌握這個先進產業,人才技術遙遙領先的態勢,RCA高層也不認爲來這麼些人這麼短期的訓練能帶走什麼技術!

在這種心態下,得以接納臺灣第一批半導體培訓人才。卻沒想到這批人才的優秀與電子理論底子深厚,很快的吸收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關鍵概念,開啓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開始。先是公家出資,由電子所幾位要角曹興誠、宣明智、劉英達創設了聯華電子,接着3家華裔專家羣在新竹科學園區創設他們的半導體公司。

那個時候,當紅炸子雞的全球半導體公司就是IBM、德州儀器(TI)、英代爾、RCA等幾家,他們都是從晶片設計、製造、封裝一條龍的所謂系統整合(IDM)型態公司,並沒有所謂IC設計與晶圓生產分開的業態。當新竹科學園區3家歸國專家們急着要政府協助投資成立工廠,政府又沒有這麼多龐大經費預算可以同時滿足他們需要的當下,張忠謀適時的出現,陰錯陽差的先接工研院院長,接着卻創起業來。本來3家要的只是生產簡單的消費電子類比IC技術,結果張忠謀卻端出了高低端都可以共用生產的完整邏輯晶片生產技術。您說,這是不是天意?

據瞭解,當年這3家半導體新創公司需要的晶片生產也考慮採用聯電的生產產能,但因爲那幾年消費電子晶片市場熱賣。筆者曾報導聯電一款裝在娃娃玩具內的回聲IC聖誕節前後,歐美市場熱賣,聯電產能供不應求,從這點來看,聯電撥不出產能給3家園區新創半導體團隊確實是極有可能的事,卻也間接促成了臺積電的誕生。

世紀大和解!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右一)相見歡。(圖文/塗志豪)

迴應前面的三點分析,既然,該書比起瑜亮情結的張曹兩人糾纏多年的問題更早幾年出現,不就說明了創始的主意,不是來自他們兩人中的任一人。話說回來,經過多年後的2020年12月,工研院頒發獎盃給50年來對該院有傑出貢獻的人士中,張忠謀、曹興誠都獲獎,兩人也趁機適時的擁抱對手握手共賀,成爲本事件爭論多年,最完美的結局。

【本系列完】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節選自《臺積電爲什麼神?:揭露臺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秘密》,作者:王百祿,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