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引發極端高溫 東南亞霾害危機再起
受到聖嬰現象引發的極端高溫,東南亞今年出現2019年來最嚴重的跨國霾害危機。圖/美聯社
受到聖嬰現象引發的極端高溫,東南亞今年出現2019年來最嚴重的跨國霾害危機。專家指出,氣候暖化導致該地區在乾季時的泥炭地與森林更易發生大火,未來恐令這種季節性的霾害日益加劇。
今年霾害不僅只限於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與新加坡等國,連泰國南部與菲律賓部分地區也深受其害。不過最嚴重的仍屬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許多學校因此被迫關閉,改採線上上課。
東南亞擁有全球約40%的泥炭地,這些泥炭地可以封存大量的儲碳功能,並防止森林大火延燒。但過去數十年來跨國棕櫚油與紙漿企業爲了經濟種植,用火燒方式清空當地泥炭地,其所產生的排放物與有害霧霾,已成爲氣候變遷的主要驅動因素。
馬來西亞就曾多次把箭頭指向印尼,抨擊在蘇門答臘跟加裡曼丹島的多起泥炭地大火是造成霧霾肆虐的禍首,不過印尼政府卻否認馬國的指控。
然而各國之間的相互指責,也讓東南亞的霾害問題更趨複雜化。過去半個世紀受到該危機肆虐,當地數千萬人的健康不僅深受影響,連帶也造成經濟龐大的損失。
馬來亞大學環境政治與治理副教授Helena Varkkey指出,這是個惡性循環,但東南亞多數政府卻不願正視該危機,寧可把霧霾跟氣候變遷視爲兩者不相關的議題。
東南亞曾在2015年與2019年都發生霾害。特別是在2015年,當時也像今年一樣,同時面臨聖嬰現象發生,使得氣候更加乾熱,印尼有270萬公頃林地遭到焚燬。之後的2019年雖然遭焚的林地面積較小、約爲160萬公頃,不過世界銀行曾估計,印尼2019年因霾害造成的經損至少高達52億美元,相當於那年國內生產毛額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