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都變了!
這兩年,大家目光都在 AI。其實,AI 之外,互聯網也發生了鉅變。
很多還挺值得琢磨。
拿短劇來說,電影行業不太景氣,電影院沒什麼人去,但短劇短劇卻跟開了掛似的,短短几年飛速起量。今年產值500 億,超過了電影票房。
此長彼消,各大要求充值會員的網絡視頻平臺的日子變得艱難許多。
騰訊訴苦買版權風險大,想讓製片商一起擔着。愛奇藝一不做二不休,極速版改成短劇專用,搞起會員分賬。
短劇火了以後,還有個意外收穫:
中老年羣體消費被激活了。
好多節儉了一輩子的大爺大媽,開始爲短劇大把花錢,分享着短劇帶來的快樂,形成了自傳播效應,不亦樂乎。
這其實可以看作人口調整的信號。
之前看到一組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
數據顯示,京東上 60 歲以上用戶的訂單量增長,比30歲以下的年輕人還快。
互聯網公司瞅準了這趨勢,紛紛搞適老化改造,說到底,就是盯上了中老年羣體兜裡的錢,畢竟60-80後人口多、財富也多。
由此可以衍生,接下來養老的生意都不會差到哪裡去,而且滿足人們情緒價值的產品也會繼續爆火,這跟當年的日本業態非常相似。
基於“情緒價值”,讓人們更成癮的產業開始被髮揚光大:
比如過去傳統的遊戲行業整體走下坡路,小遊戲卻混得風生水起,因爲它更快、更輕,設計的成癮思路更讓人們容易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
年初,微信小遊戲月活就超了手遊 APP,到了下半年,買量花銷也遠超手遊,成了廣告平臺的大客戶。
更絕的是,短劇和小遊戲還聯手了,抖音、微信偷偷打通投放跳轉,悶聲賺大錢。
那些天天喊着平臺互通的消息,大多是做做樣子,真正賺錢的合作,平臺都低調行事,生怕別人知道。
還有經久不衰的直播打賞,這裡面抖音是關鍵,它手握大把流量,數據還不公開,旁人只能估摸。
樂觀估計,只要抖音流量再漲一漲,直播打賞的產值就能突破 3000 億,就會超過遊戲。爲什麼直播打賞如此火爆,還是滿足人性最基礎的虛榮感、存在感和獲得感。
除了這幾個顯眼的變化,還有不少零碎信息。
抖音賣景區門票比攜程、美團還多。
拼好飯在外賣裡雖說佔比才 10%,但潛力不小。
快手人氣旺,成了第三大內容平臺。
Google 在美國的廣告份額眼看着要下滑,大廠都盤算着重做搜索。
螞蟻收購好大夫,入局互聯網醫療,跟老齡化有關。
知乎誤打誤撞成了短篇小說分發地,卻錯過了短劇這塊大蛋糕。
聊到 AI,雖說產品大多虧錢,但賣剷剷的AI博主卻賺得盆滿鉢滿。
AI公司瘋狂投量,可產品日均使用時長才 7 分鐘,看着就不靠譜。
B站裡AI品類商單報價高,有人早早撈到好處。
好在AI改造傳統業務富有成效,百度文庫靠它增值,收入、利潤都不錯。夸克也煥發生機。
尤其是在線教育靠着AI降成本、提利潤,慢慢緩過勁來,而且線上線下結合,開啓了AI教育培訓班,低成本解決家長雞娃的痛點。
最後你會發現,互聯網環境的變化,其實就是整個時代的變化,經濟和社會的真實寫照。
新舊轉換之間,是賺錢思維和邏輯上的根本性扭轉。
短劇、小遊戲、拼好飯、打賞等等都代表着下沉,過去有人嘲笑這是文明的下沉,但其實表達了一個真實的社會屬性,平均認知、價值觀和社會需求。
它們發展速度奇快,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創造了大量的經濟效益,做這些生意買賣的人賺得盆滿鉢滿,而且這股力量甚至還席捲到了大洋彼岸。
高級的窮,在向低級的富低頭、靠攏。也證明着,人性的買賣,永不過時。
而互聯網這潭水,也因此一直暗流涌動。從業者也好,普通用戶也罷,都只能跟上變化,否則就是被淘汰。
在流量走向、消費趨勢中,蘊藏着新機會。小衆創新、細分賽道的大機遇,要遠比所謂的大廠思路多得多。
往後,互聯網還會變出啥花樣,誰也說不準,隨時留意,把握時機。
最後多說一句。
如果想在接下來的商業中賺到錢,要麼繼續往上走,做高端的生意,要麼徹底往下走,做大衆的生意。
千萬不要夾在中間,想賺所有人的錢,恰恰誰的錢都賺不到。
一定不要有什麼“聖人思維”,動不動上道德觀、價值觀,對一些生意在心理上屏蔽或者唾棄。存在即合理,你要研究背後的邏輯和趨勢,最高級的智慧是,“出世與入世”。
比如短劇,出世層面,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只看經典且有藝術性的電影,從不看短劇,但在入世層面,不妨礙研究這門生意,賺別人的錢,需求就是機會,流量就是生意。
其實我覺得未來,“AI+”一定跟當年的“互聯網+”一樣,大放異彩,成爲推動新一輪相對較高級的文明商業、財富風暴。也是大多數人都能參與進來的門類,接下來我會在星球多分享。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裡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4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