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提升民企活力 落實高質量發展

旺報社評

大陸經濟下滑趨勢出現回升跡象,國家統計局發佈今年第3季國內生產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9%,高於市場預期,第4季只要增長4.4%以上,就可以完成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這一趨勢反映大陸經濟在下行壓力下所堅持的「高質量發展」路線,已逐步釋放出正向訊息,醞釀更穩定的中長期發展機遇。

精準調控 強調永續發展

今年前3季大陸GDP只分別比上一季增長2.2%、0.8%、1.3%,房價持續下跌,官方對樓市的態度並不明確。但觀察大陸政府發佈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推進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等,與市場曾經想像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有不小的差異。不難看出,這些政策取向與大陸的經濟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一脈相承。

大陸這幾年一再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經濟理念。2017年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中,習近平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22年中共二十大報告及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都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簡要來說,所謂「高質量發展」就是經濟增長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型,從粗放型的高增長方式轉向更看重永續發展。

尤其在40餘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大陸環境污染嚴重,愈來愈多的民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也與中共高層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相呼應。可以說,即使「高質量發展」意味着大陸經濟增速可能不如以往,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共識,付出高昂代價的高經濟增長不可再持續。

從實際執行層面來看,大陸的「高質量發展」強調對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這種改革要兼顧短期和中長期目標。因此,即便面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大陸採取的刺激措施仍強調精準調控,並沒有下「猛藥」。

與此同時,在調整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等更深層改革領域,依然按照既定步驟進行,不會輕易被外界形勢左右。

目前來看,大陸採取的調控方式已有所成效。大陸學者普遍認爲,「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制定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等精準調控,有助於釋放消費活力、激發投資熱情。而從官方數據來看,前3季最終消費支出對大陸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3.2%,明顯高於去年。

推動改革 穩定民企信心

就在前不久大陸「黃金週」假期,各地促進消費政策和家電廠商新技術、新產品集中發佈,家電市場消費明顯升溫。AI語音互動、除菌自動清潔、節電省水等智慧化科技產品,迎合民衆的新型消費需求,這也反映出大陸民衆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與大陸製造業向中高端轉型基本同步,這種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也是大陸未來經濟發展的底氣所在。

與此同時,疲弱的房地產市場和亟待化解的地方債風險,是當前影響大陸消費和投資信心的重要因素。譬如不少民營企業因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拖欠帳款而陷入經營困難,這意味大陸必須祭出更多措施以推動改革。今年前8個月,大陸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人民幣1.15兆元,其中近75%覆蓋民營企業。但大陸民營經濟仍面臨許多難題,包括「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解決政府拖欠企業帳款問題」,還需要更多明確、具體的政策措施,才能穩定民企信心,進而帶動投資。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箇中等收入經濟體,其中只有十餘個進階高收入經濟體,這些成功的經濟體,包括臺灣,都經歷了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轉型失敗的經濟體都深陷「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大陸今年經濟增速達標幾無懸念,但要以改革提升民企活力,落實「高質量發展」,才能走穩中長期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