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2月產銷同比高增,業內稱出口疊加新能源驅動是主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基建終端復甦大勢下,商用車銷量正在回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2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1.8萬輛和31.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6.3%和7.8%,同比分別增長36.6%和25%。

從前兩月來看,客車產銷分別完成7.3萬輛和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0%和1.4%。貨車產銷分別完成54.3萬輛和5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8%和5.6%。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商用車超預期增長,主要有兩個動力,第一是新能源快速增長,第二是出口的增長。新能源快速增長主要是客車,很多城市推出了以舊換新的政策推動了需求,此外,海外新能源客車產業鏈比較薄弱,以私家車爲主,因此中國的客車出口需求很大。

基建景氣度提升

國聯民生證券研報稱,下游需求上,2024年房地產累計新開工面積 7.4 億平方米,同比-22.5%。2 月製造業 PMI 環比提升 1.1pct,建築業 PMI 爲 52.7%,環比提升3.4pct,回升動因主要受春節後復工的季節性因素推動,土木工程建築業的景氣度提升較爲顯著,相較2024年初而言復甦節奏較同期略爲平緩。

此外,在運價方面,2025年2月26日,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爲1048.02,同比增長23.6,環比增長 0.78,同環比雙增,對此,國聯民生證券認爲運力出清或已初步結束,靜待競爭格局重塑。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記者表示,“商用車的發展一定跟基建有關係。比如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投入建設智慧城市、算力中心,改造智慧道路,基建項目一多,就會拉動商用車的增長,而且房地產市場回暖,開發商新建樓盤也會拉動需求,再有就是出口增多也會推動物流增長,商用車88%都是卡車的銷量,比如重卡、中卡、輕卡這種物流車,12%左右是客運,旅遊發展起來之後,對長途客車需求比較大。”

方正證券也認爲,2月國內終端需求明顯修復,隨着復工復產推進,物流運輸需求回升將驅動運價持續向上,疊加國四以舊換新政策延續,3月及二季度終端需求有望顯著提振。其認爲當前渠道處歷史偏低水平,終端需求不斷修復有望增強經銷商加庫信心,帶動批銷向上。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也是推動商用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商用車出口量達90.4萬輛,同比增長17.5%,主要出口至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特別是新能源商用車出口增長潛力巨大。今年1-2月,商用車出口14.5萬輛,同比增長6.9%;其中新能源商用車出口1.4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9倍。

新能源滲透率上行

在傳統動力革命和續航技術不斷突破下,新能源不僅在乘用車領域佔據優勢,商用車的滲透率也不斷上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商用車國內銷量53.2萬輛,同比增長28.9%,佔商用車國內總銷量比例爲17.9%。有業內人士甚至對記者預測2025年全年新能源商用車或接近100萬輛,實現井噴式發展。

張翔對記者分析,2024年,新能源重卡銷量突破8萬輛,滲透率直逼14%。對比2023年3萬多輛、3.67%的滲透率。經過幾年市場培育,尤其是在短途運輸、固定線路和封閉場景中,新能源重卡已經成爲“香餑餑”。 2024年,超百輛銷量的玩家有24位,超2000輛的有10位,破7000輛的也有5家之多。

方正證券認爲,以重汽、解放、陝汽爲代表的頭部車企,正積極佈局天然氣、新能源、出口等細分賽道,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同時, 隨着電池技術不斷突破,長續航、低能耗電池以及混動車型的相繼問世,新能源重卡在載貨重卡和專用重卡領域的滲透進程有望加速。新能源細分市場將成爲重卡廠商提升份額的關鍵抓手。

中國重汽在2月的投資者交流中稱,2025年1月新能源重卡銷量爲7085輛,同比增長96%。公司依託於集團公司強大的研發實力,在智能化、輕量化及“三電”技術方面不斷進步,在新能源重卡領域取得良好的表現。隨着補貼政策的不斷升級與更新,以及公司新能源重卡產品的持續優化,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

濰柴動力也在投資者交流中透露,其在純電方向,已形成新能源動力總成及電池、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已經實現批量銷售。2024年12月,面向行業首次發佈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車動力電池,未來將積極把握新能源發展機遇,打造差異化產品優勢,全面突破各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