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洗衣業低碳轉型 創造服務新價值

洗衣業屬於高耗能產業,可透過三大方向推動低碳轉型,降低營運碳排放,並建立環保洗衣的新商業模式。圖/本報資料照片

依據財政部2023年資料顯示,我國洗衣業家數已達7,254家,其中自助洗衣店2,815家,近五年呈翻倍趨勢增加,隨着自助洗衣店需求提升及消費者對便利性與環保意識的日益重視,如何兼顧營運效率與永續發展成爲洗衣業之重要議題。

洗衣業屬於高耗能產業,其營運模式需大量使用水資源與能源,在全球減碳趨勢及綠色消費意識高漲的情境之下,洗衣業業者可透過三大方向推動低碳轉型,降低營運碳排放,提升經營效益,並建立環保洗衣的新商業模式。

一、原物料供給:降低環境影響

業者可優先選用對環境友善的環保洗衣劑,以減少水污染,並與在地環保洗衣劑品牌合作,使用可重複填充的洗衣劑容器,以減少運輸碳排放及塑膠容器廢棄物。此外,可將過往採用之塑膠洗衣配送袋改爲可重複使用的帆布袋或由回收材質製成的洗衣袋,降低一次性塑膠袋之使用。如:英國 Spotless Garment採用可重複填充的洗衣劑容器,並在地生產可生物分解洗衣劑,以減少塑膠使用與運輸碳排放。

二、營運場域:提升能源效率

在設備方面,業者可選用具節能標章的洗衣機或烘乾機、或採用智慧劑量洗衣技術,依據衣物重量與污漬程度精準調整洗劑與水量,避免資源浪費。另可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即時監控洗衣設備能源使用情況,以確保設備運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時,提供自助結帳與預約洗衣服務,以提高洗衣及烘衣設備之使用效率,減少機器閒置。如:美國WASH洗衣業鼓勵消費者使用智慧洗衣應用程式進行行動支付與追蹤衣物清洗狀況。

在行爲方面,業者可推廣溼洗(Wet Cleaning)技術取代傳統乾洗,減少有機溶劑之使用,或是採用臭氧水洗滌技術,減少高溫洗滌所需之能源消耗。

三、廢棄物減少與再利用:打造循環經濟

對於洗衣業每日大量用水,業者可建置廢水回收系統,透過過濾技術重複利用洗衣用水,以減少水資源浪費與污水排放。在廢棄物管理方面,業者可回收再製塑膠衣架、洗衣機零件等,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可與時尚品牌合作,將舊帆布袋再製爲環保購物袋或居家用品,賦予新價值。此外,爲減少微纖維污染,業者可安裝洗衣機過濾裝置回收洗衣過程產生的脫落微纖維,避免其流入水源,並進一步再製成如隔熱墊或再生布料等環保產品,如:英國Oxwash與新創公司PlanetCare合作,捕獲90%以上的脫落微纖維,並回收製作成隔熱墊。

隨着全球減碳趨勢及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升,洗衣業低碳轉型不僅能有助於減少環境影響,也能提升洗衣業者之市場競爭力。建議洗衣業業者可從選用環保洗衣劑、導入節能設備、數位化管理、減少廢棄物等方面做起,降低營運碳排放,並創造環保洗衣之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