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成年子女相處?心理學教授列「8準則」:成為孩子的顧問而非老闆
面對已經成年的孩子,可不能再用童年的方式來管教。示意圖。圖/Ingimage
教養是個一輩子的學問,對所有爲人父母的家長來說,如何教育成年的孩子,其實最重要的是尊重和放手。
一直以來,「教養」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是全世界爲人父母一輩子的人生課題、似乎永遠沒有終點的漫長旅程,教養還會因爲孩子的年紀不同,而有巨大的差異——從呵護、陪伴、管教、相處、照顧、關懷、提醒到放手,每個階段都不容易。
對父母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會長大,這個成長的過程伴隨許多點點滴滴,有歡笑、有淚水,更有爭執和不諒解,但都是需要大量的溝通和理解,才能明白彼此的用心。
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會如何表達「愛」,以及這份愛是否會因爲過度的溺愛和苛責,產生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養育已經成年的子女,是許多家長面臨最困難也最巨大的轉變,雖然教育幼兒發脾氣和青少年的叛逆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些時期卻有許多文章可以依循,可是對於教育已經成年的孩子,卻沒有那麼多的資源。
心理學教授傑佛瑞阿內特(Jeffrey Arnett)就說,當你的孩子進入成年時,代表你幫他們換尿布和接送上學的日子已經結束了,無論家長對這樣的變化感到如釋重負或矛盾,你都應該接受孩子的成年,並享受爲人父母的嶄新階段。
他強調,養育成年子女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但基本上都必須依循這8種準則,才能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1、認識彼此,並尊重你們之間的差異
心理學家說,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在他們成年之前就經常發生衝突,那麼衝突並不會在他們18歲的時候就一系之間消失。有時,衝突就是個性衝突而產生的結果,而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更會加劇衝突。
而成年的好消息是,這是選擇接受、並慶祝孩子們獨立的最佳時機,你可能並不總是同意他們在生活上的各種選擇,但可以試着讓他們在外獨立生活,減少日常生活的相處,能漸漸找到彼此相互尊重的差異。
2、不要批評,而是分享智慧和見解
不要批評,而是分享智慧和見解。示意圖。圖/Ingimage
每一個孩子和父母的性格都未必會相同,所以有時候家長在教育他們時,孩子未必總是會對父母的「建議」做出很好的反應,儘管這些建議被認爲對孩子很有幫助。
反過來看,這些建議很可能被解讀成批評,孩子可能因此更封閉自己,甚至不理會爸媽。
心理學家說,如果要分享意見,可以以優雅和敏感的方式進行,這是養育成年子女的巨大挑戰之一,但也是和他們建立同理心的方式,瞭解他們都如何溝通。
3、和成年子女設定彼此的界線
無論每一個家庭對生活的安排如何,有沒有和家人同住,孩子們在發生問題或危機時,第一個想到的人還是家長。
不過在一些狀況時,因爲孩子已經成年,所以有些決定和討論都可以給對方一點空間,瞭解什麼該干涉、什麼就該讓他們自行決定——彼此制定表達不同意見的基本規則時,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困難,但慢慢堅持下去,就會更加容易。
4、一起做你們最喜歡的事
這是父母和子女在維繫感情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在成長過程中,彼此勢必都有共同的興趣和喜好,如果能夠維持,對彼此的感情有很大的幫助。
假設沒有的話,這也是一個可以發現你們共同興趣的方式,無論你的孩子喜歡什麼傳統、嗜好或活動,試着融入他們並一起參與,絕對有很大的優點。
5、對孩子的感情抱持開放態度
對孩子的感情抱持開放態度。示意圖。圖/Ingimage
對有些家長來說,要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孩子可能很困難,特別是對有女兒的父親,但專家說,成年後的感情關係,是他們獨立的重要階段。
因此,當你遇到孩子的男朋友、女朋友時,要抱持着開放和親切的態度,想辦法理解對方,而不要太咄咄逼人或挑三揀四。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調成長、談戀愛,父母也可以傳授一些經驗給孩子。
6、試着當孩子的顧問,而不是老闆
很多時候,面對成年的孩子,不少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放手,而是依然像孩子一樣永遠把孩子管的死死的,這隻會讓關係變得更糟。
心理學家強調,當孩子已經成年時,父母不是要像經營公司的老闆那樣完全掌控孩子的一切,而是當一名顧問,適時給予建議和指導,並在必要的時候協助。
7、營造可以無話不談的氛圍
專家說,成年子女基本上都聽不下去父母的囉唆,他們只會在偶爾需要時,詢問父母的意見。
所以,家長應該維持一種可以隨時無話不談的氛圍,保持暢通管道,不要太明確地給出結論,而是提供旁觀者的建議。
8、定期舉行家庭會議
定期舉行家庭會議。示意圖。圖/Ingimage
專家強調,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們都培養了開放式的溝通,那麼定期的家庭會議就會顯得非常自然,若是沒有,也可以試着舉辦家庭會議來保持溝通。
家庭會議的好處在於,這是可以讓父母和兄弟姐妹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大家分享彼此關心的問題,並且一起處理困難的事情——家庭會議的形式能讓家庭的氣氛更凝聚,試着用輕鬆、愉快的方式,也能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並不和睦
心理學家強調,並不是每個父母和孩子都有幸福的關係,在各種溝通和爭執下,成年後可能會讓這種差距更加擴大,假設如此,家長可以試着彌補這樣的缺憾,先試着找出共同的興趣——如果孩子喜歡運動,可以一起運動,如果孩子喜歡藝術,也可以一起看展覽。
無論如何,都應該堅持和成年的孩子建立關係,假設本身關係不好,這可能是段漫長的過程。
試着溝通、理解和相處,當他們準備好時,會理解家長對孩子的用心和渴望。
(本文出自2024.07.02《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