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道理“行走起來”乃至“奔跑起來”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許子威 記者 許革整理
周榮方 黨的二十大代表、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行走的思政課”在用“行走”激發探究與思考,也是我們打造沉浸式思政課堂,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形式。“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思政課教師應該用問題意識撥動青年思想心絃,不斷走進青年內心,讓道理向下紮根,讓青年向上成長。
段蕾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思政課教師在追求形式多樣化的同時,不應忽視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即它所提供的人際直接對話的機會。面對面的交流有助於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繫,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讓教學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真正實現“心靈的往來”,實現“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的鑄魂育人作用。
唐忠寶 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青年最瞭解青年。如果能夠用他們習慣的“小”敘事,引起共鳴,大家自然就願意坐下來聽老師們講“大”道理。“小”敘事是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大”世界而應該具有的一種整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在複雜中找到線索,在混沌中發現價值,在現實中構築理想信念的高地。
編者按
當00後成爲校園的主體,思政課堂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圈粉”更多青年學生?近日,本報約請了3位活躍在教學一線的青年思政課教師,聊聊當前思政課的內容和形式如何創新。
■主持人:
許子威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對話嘉賓:
周榮方 黨的二十大代表、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段蕾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唐忠寶 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主持人:越來越多教師嘗試運用各種方式創新思政課,比如,社會實踐、翻轉課堂、脫口秀,您如何看待這些創新形式?思政課的內容和形式究竟哪個更重要?
周榮方:一位前輩曾告訴我:“講思政課,跟着內容‘走’的表情是最真實、最有吸引力的!”內容是根本,但是表情是最先被看到的“形式”。所以我上課總是從內容中找到最觸動情緒的元素,直接表達出來,讓真實觸動人心。
在與高中生、大學生交流時,我觀察到他們總會問到一些現實中的困惑:“思政課可以解決我實驗室裡的難題嗎”“別人不喜歡我怎麼辦”“人際關係和學習哪個更重要”“高考與前途掛鉤嗎”“爲什麼要讀書”“我總是在內耗怎麼辦”“夢想究竟有什麼用”等。
在我與河南省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李豔麗一起創新的“原生態對話會”中,我們邀請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共同面對學生們的這些問題。一個個真心的困惑從孩子們成長的“揹包”中冒出來,也在顛覆着我們對這代年輕人的認知——原來,高中生已經在成長的各個方面需要我們引導方向,大學生要在各行各業的聯繫中明確責任,而曾經我以爲是“內容”的一次簡單提問,現在卻成了我讀懂他們內心世界的“形式”。當然,這一場場“原生態對話會”帶給我們的還有答疑解惑後的表情:釋然、開懷、思考、熱淚等。學生們對我說,“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無可替代的人”“心中有目標、有信念才能找到獨一無二的自己”“用快樂面對生活”“思政課太酷了”……這個時候,我們以爲的“形式”激發着“內容”的魔力!
每個人都可以面對青年的問題,從自己成長的“揹包”中拿出一個個不同的答案。我突然發現,原來“道理”不是死板的、無趣的,而是可以讓人歡樂、讓人解渴、讓人驚喜的;我也意識到,學生的思考是“內容”,但也是思政課教師讓“道理”走進他們內心的“形式”。
新時代是一個奔跑的時代,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道理“行走起來”,乃至“奔跑起來”。這時,“內容與形式誰更重要”這個事情就不再糾結,大家會側重思考“如何搭配”更合適。
段 蕾:首先,對於任何一門課程來說,內容都是靈魂所在,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內容爲王”。特別是對於旨在培養青年一代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政課而言,確保教學內容準確無誤、積極向上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在教學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爲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力量根基,緊跟時代步伐。
在保證內容選擇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基礎上,還需要緊密聯繫實際,尤其是圍繞青少年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將天邊事情和身邊事情結合,將宏大局勢與微觀個體結合,讓抽象的概念變得鮮活起來,從而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並內化於心。例如,可以通過分析國內外熱點事件講解相關理論知識,或是邀請行業專家分享親身經歷,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幫助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文化自信與歷史觀。換言之,在新媒體環境下要始終堅持“守正”,即牢牢抓住思政課教學內容的有效供給這個根本點不動搖。這是保證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其次,我們不能忽視形式對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創新”體現在如何利用新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上。比如,通過製作微視頻、開設網絡公開課等形式,可以極大地提升信息傳播的速度與廣度;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前沿科技的應用,則能夠創造出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使得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了“VR仿真虛擬教學體驗室”,研製了精準扶貧實踐教學虛擬仿真系統等項目,讓脫貧攻堅的意義可知、可感。此外,線上論壇、社交媒體平臺也爲師生之間搭建起了溝通橋樑,促進了思想碰撞與交流。同時,實踐教學也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它的突出優勢是能夠引導學生將理論與現實對接。例如,中國農業大學將科技小院作爲實踐教育基地,1萬餘名農大青年走進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零距離、零門檻、零時差、零費用”解決生產實踐問題。
主持人:在當下的思政課教學環境中,學生需求呈現出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思政課教師如何在保證課堂理論深度的同時,有效吸引學生?
唐忠寶:按照一些學生的說法,當代年輕人重視的事情,要麼“有用”,要麼“好玩”;要麼“有趣味”,要麼“有品位”。比如,大學裡的高數課、物理課以及專業課,屬於“有用”但不“好玩”;網絡遊戲、短視頻、綜藝節目等,屬於“好玩”但“沒啥用”。如果能既“有用”又“好玩”,年輕人一定喜歡。但目前很多同學會認爲,傳統的思政課似乎“沒有用”,也“不好玩”。儘管學生的評價不一定準確,但也帶給思政課教師一些思考,比如嘗試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聚焦“青年之問”,立足“微”視角,展示“大”格局。
在高校思政課堂上,教師可以將“中央的要求”“學生的需求”以及“理論的訴求”這三者緊密結合。第一,“中央的要求”,體現的是政治性。政治性作爲其中最爲重要的屬性,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理直氣壯講馬列。第二,“學生的需求”,體現的是針對性。我們主張要將思政教育評價權部分地交給受教育者,看到學生的個性需要,將學生需要聽、應該聽,想聽但聽不到、聽不透、聽不懂的主題從課堂教學延伸至日常生活。第三,“理論的訴求”,體現的是思想性。思政課要深入調研瞭解學生們到底對哪些問題既感興趣,又有困惑,同時又是思政課必須且能夠迴應的問題。
段 蕾:思政課教師在追求形式多樣化的同時,不應忽視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即它所提供的人際直接對話的機會。面對面的交流有助於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繫,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讓教學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真正實現“心靈的往來”,實現“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的鑄魂育人作用。
當下,越來越多的教師立足於課堂這個主渠道,傾向於在課堂上協調混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有學者基於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標兵人物教學方法的分析得出結論:頻率最高的講授式教學法佔教師數量的100%,實踐和活動式教學法佔82%,案例式教學法佔80%,互動式教學法佔70%,翻轉課堂式教學法佔60%,合作探究式教學法佔38%,問題啓發式教學法佔36%,情感激勵式教學法佔28%,自主學習式佔24%。因此,在探索新型授課模式的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傳統課堂講授形式的堅守與探索,應當注重兩者之間的有機融合,實現優勢互補。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既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清晰的價值導向作爲指導,即內容上的“守正”;也需要不斷嘗試運用新興技術優化教學過程,即形式上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年輕一代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熱情與認同感,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
周榮方:這些年,我一直在做“行走的思政課”。還記得在一次大學生電視節中,白巖鬆老師問我:“行走,只是走到嗎?”當“行走的思政課”隊伍越來越龐大,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後來,我所帶的研究生劉天香給了我答案。她在學校擔任兼職輔導員,也一直參與“行走的思政課”,有一天她給我發了一條信息:“導兒,想跟你分享一個最近比較有感悟的事,你提到‘篤行’不是‘獨行’,而是跟學生‘同行’,原來我有些不理解。但是這幾天我感悟特別深,我鼓勵班裡學生在羣裡學習打卡,一開始大家沒興趣,我就主動分享自己一天的學習、運動故事,我發現他們開始跟我互動了,並且打卡的人也多了,他們也分享自己每天學習心得:有的喊累,有的說要繼續加油。逐漸地,我自己都發生改變了,跑步一口氣跑7圈!這個時候我真正明白了你說的‘和學生同行’,我覺得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這條信息我讀了很多遍。原來,我以爲的“行走的思政課”是在行走中講道理、講內容。其實,“行走的思政課”在用“行走”激發探究與思考,也是我們打造沉浸式思政課堂,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形式。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思政課教師用問題意識撥動青年思想心絃,用行業交流帶動沉浸授課氛圍、用團隊拓展馭動教學思路融合,用知行合一調動社會育人合力,這就是我們團隊探索的“四動”,與“聯繫理論、聯繫實際、聯繫學生”形成了“三聯四動”,也是我們首創的高校思政課“聯動教學法”,已獲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特等獎。
如果現在再問我:這是“內容”還是“形式”?我想說,這是我們探索教學改革的內容,也是我們不斷走進青年內心,讓道理向下紮根、讓青年向上成長的形式。
唐忠寶:青年最瞭解青年。如果能夠用他們習慣的“小”敘事,引起共鳴,大家自然就願意坐下來聽老師們講“大”道理。可以說,“小”敘事是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大”世界而應該具有的一種整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在複雜中找到線索,在混沌中發現價值,在現實中構築理想信念的高地。正因爲這樣,“小”敘事成爲江南大學思政育人團隊最重要的方法論。思政講座內容方面,由老師們主要負責,但是講座的題目,基本都是學生協助修改潤色,甚至把相關的學生理論性社團直接拉進團隊。比如,有一期老師們想講述“五四精神”,之前的題目是《從五四運動到五四精神》,學生們修改的名字是《以青年之名,承青年之約——跨越百年的紀念》。除此之外,學生團隊發起的講座題目還有:《背影望鄉——臺灣的前世與今生》(結合“習馬會”談“一國兩制”);《破碎花旗夢——從美國大選說起》(結合美國大選);《大學路,莫慌張——我的青春不迷茫》(大一新生轉型教育)等。
不過,好的思政教育僅靠有趣的題目遠遠不夠,必須緊緊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推進改革創新。用“小”敘事講“大”道理,要將真實立體的故事與理論的學理性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系統完整、邏輯周密、源於實踐又能夠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相較於宏大的敘事編排,“小”敘事更容易以簡潔的語言直奔主題,突出內容重點,細緻的刻畫也將進一步用生活化的感性力量感染受教育者,引發學生們對課程內容的認可和共鳴,最後實現育人價值的精準輸出。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