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行政夾克“實名制”?

網絡上,很多人習慣於把體制內領導穿的外套,玩笑似的稱爲“行政夾克”,圍繞這個題材,也衍生出了不少有意思的作品。

行政夾克到底是什麼樣子?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漢東省委副書記高育良老師,很好的做了詮釋,他在劇中一直都穿着行政夾克,這是一種低調的裝束。

一旦穿上行政夾克,就看不出是什麼級別,也不知道是什麼人物,總而言之,神秘而又氣場強大。

近日,臺灣省花蓮縣發生了地震,通過救災現場的畫面發現,花蓮縣縣長出現在了鏡頭前,當她出現的時候,人人都知道縣長來了。

因爲她的衣服上,用十分明顯的大字,印着她的名字和職務,這打扮,想要低調也是不可能的。

有網友將其戲稱爲行政夾克“實名制”。

還有不少人對實名制的行政夾克推崇備至,比如這位花蓮縣縣長,認爲她是不迴避矛盾也不迴避人民,敢於在公衆面前亮出自己的身份。

舉個例子,假如某個災民需要反映問題,那麼他一眼就能找到領導,直奔縣長而去就行了,這樣的縣長瞬間就能拉近與羣衆的距離,可以高效解決問題。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許到街上見到了縣長都認不出來,更不知道對方叫什麼名字,自然也就無法和縣長建立平等的溝通關係了。

如此看來,行政夾克實名制似乎是一種不錯的制度,至少能有效促進政府和普通民衆之間的交流。

但是,行政夾克實名制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好。

把名字寫在官員的衣服上,其實不是臺灣地區的首創,比如韓國的著名政治人物李在明在競選時,他們的團隊就拉起了巨大的橫幅,相關人員也把各自的名字印在了衣服上。

日本更是如此,每個競選人員身上都掛着各自的名字,相當醒目,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誰,他們甚至還把自己的宣傳手冊發給選民。

以上這些都是政治人物,涉及的活動也是政治行爲,所以他們穿着也算是實名制的行政夾克,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其目的是爲了讓選民快速記住自己,並最終爲自己投票,實現政治目的。

由此可見,所謂的行政夾克實名制,並不是臺灣首創,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的。

連美國也是一樣,每次大選期間,儘管候選人不會把自己的名字印在衣服上,但他們的巨幅肖像和包含名字元素的宣傳,幾乎是無所不在。

說的直接一點,衣服也好,圖畫也罷,歸根結底都是爲了拉票,和施政沒有關係,更不是政績,只是一種實現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已。

臺灣地區的行政夾克,自然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別的地方競選結束後,相關人員就不會再穿實名制的行政夾克了,唯獨臺灣延續了下來。

政府官員出現在類似救災的場合時,他們也會穿上印有自己名字的衣服,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做,有的人穿,有的人也沒有穿。

應該不是強制要求的。

所以,不必去吹捧花蓮縣女縣長的實名制行政夾克,那仍然是一種對自己的宣傳,是廣告,告訴花蓮縣之外的人,縣長來了。

爲什麼說是針對花蓮縣以外的人呢?

因爲本地人其實都認識她,早在競選的時候,鋪天蓋地的宣傳就已經讓她人盡皆知了,完全沒有必要在工作中都穿着這樣的衣服,如此畫蛇添足,更多的是爲了應付媒體,在更大範圍內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說的直接點,可以在下一次競選中取得優勢,要不然也不會反反覆覆的宣傳自己。

所謂的行政夾克實名制,本質上逃不掉作秀的嫌疑。

就拿花蓮縣的救災來說,縣長的一件衣服,難道就能直接影響救災的成效嗎?

顯然是不可能得,這件醒目的衣服,頂多只是一件宣傳工具,和救災本身關係不大。

歸根結底,穿什麼衣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讓人民羣衆過上真正更幸福的生活。

說了什麼,穿了什麼,都沒有做了什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