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入賬28億,市值卻暴跌萬億!英偉達三季度增速下滑 仍是美股最大贏家

因對第四季度的業績指引未能達到最高預期,英偉達股價盤後一度跌超5%。

北京時間11月21日凌晨,英偉達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英偉達營收爲351億美元,同比增長93.7%,相當於日均入賬3.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16億元);淨利潤爲193.1億美元,同比增長108.9%。報告期內,英偉達營收與利潤均超過分析師預期。此前,分析師預期上述兩則數據分別爲332.5億美元和169.3億美元。

本季度,英偉達毛利率爲74.6%,較去年同期上升0.6%。英偉達CFO ColetteKress表示,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於數據中心AI芯片的銷售比例增加。財報顯示,2025財年第三季度其數據中心業務收入達308億美元,同比增長112%,環比增長17%。

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英偉達同步了下一代AI圖形處理器(GPU)Blackwell的最新進展。“Blackwell的產量比預期更高。”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微軟、甲骨文和 OpenAI已經開始接收英偉達的Blackwell芯片。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稱,目前已經有13000個芯片樣品已發送給客戶。

此外,英偉達預測2025財年第四季度營收爲375億美元,這意味着英偉達營收增速將從94%放緩至69.5%。財報公佈後,英偉達股價盤後一度跌超5%,市值縮水17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0億元)。

營收增速放緩

下一代芯片遇技術瓶頸?

英偉達的業務主要分數據中心、遊戲與AI PC、專業可視化、汽車與機器人四大版塊。

數據中心主要涵蓋GPU芯片、AI服務器等軟硬件產品,該版塊2025財年第三季度營收創下308億美元的新紀錄,同比增長112%,環比增長17%,但較上一財季154%的增速出現放緩。財報解釋稱,數據中心的增長來自超算中心提升了市場對GPU的需求,還得益於英偉達擴大了與AWS、聯想、愛立信等企業的合作面。

遊戲和AI PC方面,2025財年第三季度收入爲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14%。本季度該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對GPU的需求增加,以及遊戲機芯片收入的增加。據悉,英偉達在本季度還推出了20款應用了GeForce RTX(模擬實體世界光線環境的圖形平臺)和DLSS(圖像縮放技術)的遊戲,華碩和微星已開始發售新型搭載RTX的 AI PC。

專業可視化方面,公司期內營收爲4.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7%。英偉達在財報中表示,富士康正在使用基於NVIDIA Omniverse(計算機圖形與仿真模擬平臺)構建的數字孿生和工業AI,使三家用於生產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級芯片的工廠更快地上線。

汽車和機器人方面也實現了較快增長。第三季度,該版塊營收4.49億美元,同比與環比分別增長72%、30%,增長主要來自自動駕駛汽車芯片和機器人芯片的銷售的提升。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英偉達營收增速與每股收益已在本季度放緩。英偉達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營收增長94%,而之前三個季度的增長分別爲122%、262%和265%;此外,英偉達非GAAP口徑下調整後的每股收益(EPS)爲0.81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03%,但較上一財季152%的同比增速也有所放緩。

此前,英偉達被指Blackwell AI芯片存在隱患。The Information曾報道,Blackwell AI芯片在高容量服務器機架中存在嚴重的過熱問題,該問題不僅限制了GPU性能,還可能損壞硬件。對此,英偉達不得不多次要求供應商修改機架設計,並與合作伙伴一起優化散熱系統。

美股“大贏家”,背靠隱形護城河

自2022年底ChatGPT引發人工智能熱潮以來,美股迎來“英偉達時代”。2023年6月份,英偉達市值一舉跨越了1萬億美元重要關口;2024年2月份,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6月份,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11月份,英偉達市值超過蘋果高點3.54萬億美元,達3.65萬億美元。

算力競賽時代,英偉達GPU被視作人工智能企業、雲廠商、科研機構等各方所需的糧草——入局人工智能的科技巨頭與獨角獸,在比拼模型技術、數據優劣、算法強弱之外,還增加了一個比拼維度,即誰擁有最多的英偉達芯片。

2024年年初,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在Instagram上發表文章稱,公司正在充實AI基礎設施“彈藥庫”,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向芯片設計商英偉達購買35萬個H100 GPU芯片,從而使該公司的GPU總量達到約60萬個,躋身全球最強大的AI系統之列。公開資料顯示,單個英偉達H100芯片售價爲25000至30000美元,購買35萬個H100芯片的成本在87.5億美元到105億美元之間。

目前,被稱作“美股七巨頭”的英偉達、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 以及特斯拉都已發佈了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作爲英偉達的核心客戶,其他六巨頭在財報與電話會上中均表示將爲核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AI GPU持續支出。

英偉達已經超過了昔日最強勁的兩大競爭對手。財報顯示,英特爾與AMD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營收分別爲133億美元和68.19億美元;兩者的利潤分別爲-166億美元和7.71億美元。時代週報記者綜合多份研究報告發現,英偉達在AI訓練和推理芯片方面佔據了80%-90%的市場份額。

或許由於AI芯片成本較高,多家科技巨頭一邊向英偉達購買芯片,一邊進行自主研發。如亞馬遜開發了Inferentia和Trainium 兩款AI專用芯片。“在亞馬遜的促銷日期間,公司部署了80000個AI芯片實施雲計算,以應對其平臺上激增的活動。”AWS計算和網絡副總裁David Brown表示,在某些情況下,該芯片性能相較英偉達可提高40%至50%,因此其成本應該是使用英偉達運行相同型號的一半。

不過,一位芯片從業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短期內英偉達還無法被替代。他稱,英偉達鮮少提及生態,但生態是英偉達的護城河。

2006年,英偉達爲降低GPU的編程門檻,推出了爲GPU編程提供統一架構的CUDA(計算設備統一架構)。因具備先發優勢,CUDA進入了使用人數越多,架構就越好用,新開發者就越傾向於選擇CUDA的良性循環中。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吳恩達曾表示,目前全球的CUDA開發者已經達到幾百萬。

“CUDA只能和英偉達的硬件適配,和手機軟件開發者想脫離安卓生態類似,GPU開發者尋找新平臺也不得不面臨新的風險和成本考量。”上述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補充道。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