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o13發佈,陳明永解不開OPPO的“大局觀”難題
話說,明朝末年有兩位師從高門的好友小明和小沈,他們自幼聰穎,從小一起讀書,互相切磋,成績總是難分伯仲,夢想着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光耀門楣。
歲月如梭,很快到了參加鄉試的年紀。小明和小沈都準備得十分充分,然而命運弄人,開頭部分兩人都答得不錯,可越到後面小沈是思如泉涌,越寫越快,反觀小明越寫越猶豫,想要答得標新立異,但每每剛下筆,自己又進行自我否定,他反覆推敲,遲遲無法定稿,結果耽誤了大量時間。
待成績公佈,果不其然小沈高中解元,而小明卻是名落孫山。至此之後,兩人的人生軌跡也可謂是大相徑庭。
這個小故事沒有什麼大的人生哲理,但也說明了" 一步慢步步慢"這個小道理,在前進過程中一旦有所猶豫或許面臨的就是掉隊。
國內智能手機領域,有兩個品牌的發展與這則小故事有着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幾乎同時發家的vivo和OPPO,前者已經快連續四年成就國內市場銷量第一,後者卻在銷量前五的排名中不見了。
往小了說,OPPO是慢了,往大了說,OPPO其實是沒有了"大局觀"。
後來爭不了先
說起OPPO十多年過去了,最能讓人記憶猶新的仍是那句廣告詞"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也因這句廣告詞,讓OPPO成爲了後來"華米OV"中的一員。
然而再仔細想想,這或許是OPPO唯一一次爭先,也是OPPO爲數不多的大局觀體現。因爲三年後,OPPO就說出了那句"敢爲天下後",這幾乎與大多數公司的生存哲學截然相反,但後了還能先嗎?
OPPO當時說出這句話,是伴隨着R11s的推出,這是OPPO的第一款全面屏產品,在此之前全面屏基本成爲其他品牌的主流,OPPO幾乎是最後一家推出全屏品產品的公司,卻還是"不急不躁",在OPPO看來選擇在全面屏成熟後推出,是爲了確保產品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可結合當時大環境來看,OPPO或者說管事人陳明永則或許過於保守了,2017年仍是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高峰時刻,彼時創新更迭還是智能手機品牌保障出貨的好手段,像屏幕全面屏成爲標配不說,柔性屏也開始進入大衆視野,諾基亞、黑莓也放下固執投身安卓陣營,大家都在一門心思期望通過改變來提升自己,可OPPO還在"以退爲進"。
當然站在陳明永立場來看,如此選擇可能並沒錯,當時OPPO穩居銷量前四,且在國內市場一度成爲僅次於華爲的存在,2018年更是站上銷冠之位,也許就是這樣的成績讓陳明永覺得慢就慢點吧。
但這也就有了之後的步步慢,時間來到2019年,這是中國智能手機行業轉折性的一年,美國開始對華爲實施打壓,國內各個行業都看見了被摁住技術咽喉的弊端,也紛紛開始往外掏家底。
如華爲的鴻蒙系統、麒麟芯片一一亮相,也是直到此時,大家才知道,原來華爲家底如此豐厚,即便是小米在2017年也亮出了澎湃S1芯片。
再看OPPO,是在2019年事發後才意識到原來還需要走這一步,2年後首款自研影像NPU芯片馬里亞納才姍姍來遲。且不僅僅是芯片,在5G、屏下指紋等技術應用方面OPPO每每都顯示出了落後。
2018年,OPPO推出首款帶屏下指紋識別的產品R17,不曾想用戶普遍反映其屏下指紋解鎖技術不好用,甚至失靈,這才爆出原來OPPO的技術並非來自自身研發,而是有技術公司向OPPO給出指紋方案。
可以說,長期以來OPPO都是將大局觀建立在友商的大局觀之上,就是你做什麼且成功了我就開始做,如此OPPO能獲得各種短暫的成功也就不奇怪了,只是長期來說這就是在加劇行業的同質化。
本分還是不大氣?
不僅僅在戰略上OPPO缺乏大局觀,細到產品層面OPPO依舊如此。
2019年也是5G爆發的元年,IoT成爲了消費口中的新興熱詞,再次之前很多品牌都已佈局,像華爲和小米早在2015年就開始對5G和IoT的佈局,即便是vivo也在2018年就對外公佈了其IoT戰略,對他們來說2019年的爆發是一個契機,但對OPPO來說又只是開始。
而且看起來並非自願,更像是無奈被行業推着走,在當年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陳明永似乎有了破而後立的覺悟表示"OPPO不再是一家手機公司"。然這種豪言也沒能完全執行下去。
同年,IoT的火爆,推動了各種終端產品的百花齊放,其中又以"智慧電視"最爲奪目,小米等品牌早早佈局,即便是之前傳出不做電視的華爲,在2019年也推出了首款智慧屏產品,甚至連傳統彩電賽道的玩家TCL、海信也都紛紛下場,OPPO不出意外又慢了2020年末首款智能電視才緩緩而來。
現在,競爭對手們開始深入汽車了,OPPO還只是在外面蹭蹭。
這就像是滾雪球,有人先滾地上有雪所以越滾越大,而後來者沿着前者的足跡確實可以避開大石,可哪裡還有雪可滾?
都說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遠,但也會摔得更慘。就像抖音火爆全球后,大量企業想接着抖音被美國打壓的勢頭,模仿併成爲替代者,最著名的就是facebook旗下的Lasso和Reels,爲此投入大量金錢,可最終都未能獲得成功。
抖音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吧?爲什麼模仿就是無法替代呢?有個重要因素就是用戶也有學習成本,這使得先到先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適用。
其實OPPO也不是沒有吃過"先到"的紅利,就像在摺疊屏領域,OPPO作爲主流玩家中,僅此於華爲、小米推出摺疊屏產品的品牌,使其在摺疊屏市場就佔據了先機,2023年更是以36.3%的市場份額成爲豎折市場第一。
也不知是什麼原因,似乎OPPO就是不願將這種快全面貫徹下去,在其它領域"穩"或許是一個褒義詞,但在互聯網、智能硬件行業,說一家公司"穩",這基本就是在說其無能了。
縱觀目前的在行業中超前的玩家們,誰穩?誰一直在穩?答案是沒有,OPPO卻始終貫徹着,但這真的是穩、是自以爲的本分嗎?說白了就是不大氣,沒有大局觀。
OPPO不見了
如今OPPO在國內銷量前五排名中"穩"不見了。
可要說OPPO最沒有大局觀的體現,那邊是該堅持的不堅持,不該堅持的還在堅持,原因無他唯利也。
就比如眼下,智能手機賽道早已進入存量時代,消費者對於手機的需求也早已從增量需求轉變爲存量需求,換機週期的大幅加長,迫使每個品牌或多或少都在做出相應調整。
可OPPO似乎仍在堅持機海打法,像11月25日推出的Reno13相較於前一代最大的提升在於屏幕、相機和處理器三個方面,可無非就是像素更高點、處理器更新點,與年中推出的Reno12沒什麼就再沒有太大差異。
而反觀在某書上,被用戶們嚴重吐槽的屏幕久看不舒服、眼花的"天馬屏"問題依舊還是問題。
2021年 OPPO副總裁劉波大聲喊出了那句"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名句,如今來看還是成了一句空談。
從放棄自研芯片開始,OPPO其實就已經自絕了前路,或許有人會說這是OPPO在量力而行,可自己的量力並不會獲得來自外界的同情。眼看華爲走在高端的大道上,小米也在堅持低配戰士,同期生vivo更是憑藉各種微創新的內功登頂第一,瞻前顧後,拼命追趕的OPPO反而成了最高不成低不就的那個。
消失於第一陣營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總之,"龜兔賽跑"中的烏龜放在現實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而兔子也不會在半路打盹。商業競爭可沒有人情世故,OPPO舉例重回主流,還差一份"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