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只有9人!「半導體的聖經」交大教授施敏獲IEEE榮譽會員

交通大學施敏教授獲得全球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榮譽會員。(圖/翻攝交大官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第一人!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施敏獲得全球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2017年的「尊榮會員(Celebrated Member)」,將在4日時受獎,這項IEEE的最高榮譽全球只有9個人,其中3位是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而施敏教授是全球學界中,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高度推崇的人物之一,更有「半導體聖經」之稱。

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之一,擁有來自175個國家的36萬優秀工程師、科學家會員,但最高等級的「尊榮會員(Celebrated Member)」全球只有9個,其中3位分別是1973年、2000年、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IEEE表示,尊榮會員的成就讓學會感到榮耀,「施敏教授對人類帶來的影響福祉是非常大的」,能促進相關領域進步、改變全世界

智慧型手機、全球定位都是受功於記憶體。(圖/記者樓菀玲攝)

今年81歲的施敏,是少數同時擁有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三院院士身分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以學者身分獲得工研院院士的第一人;在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也拿到「終身成就獎」,同時獲頒日本應用物理學會(Japan Society of Applied Physics)「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國際會士」,1969年編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更被譽爲「半導體界的聖經」。

施敏獲得史丹佛大學電機博士後,在貝爾實驗室(Bell Labs)任職,與韓籍同事姜大元博士共同發現「浮閘記憶體效應(Floating-gate memory effect)」,從此開啓智慧型手機、平板數位電視與相機、定位系統等電子產品,從此人類走入一個新時代;到目前,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運算機器人都要歸功於此,但在貝爾實驗室的27年中,他就留職停薪5次、堅持回臺灣任教,「就是想把技術帶回臺灣。」

▲平板的運用也是因爲有了記憶體的突破。(圖/記者洪聖壹攝)

包括前交大校長張俊彥、鈺創董事長超羣臺積電研發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孫元成等半導體界的菁英,都是施敏的學生指導過的人更超過萬人以上,可以說是臺灣半導體界的教父;今年是「浮閘記憶體效應」發現的50週年,但仍然沒有任何記憶體技術能取代或超越,這項成就與貢獻絕對是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