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最後談判/拒更多塑膠 千人釜山遊行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明在釜山登場,南韓環團和國際倡議團體昨在會場外舉辦遊行,現場擺放用大量廢棄塑膠玩具製作的海洋生物模型。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明天將在南韓釜山展開最後一輪談判(INC-5),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體和民衆昨齊聚釜山,上街高喊「拒絕更多塑膠(NO MORE PLASTICS)」。超過一千五百人蔘與遊行,呼籲各國談判代表制定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

雖然臺灣無法以官方身分參與談判會議,但國內環團把媽祖充氣偶帶到釜山,爲國際遊行增添臺灣元素。

全球塑膠公約自二○二二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後開啓討論,並規畫五次談判會議,釜山是表定最後一次會議。多個南韓環團組成的「根除塑膠聯盟」和「釜山塑膠行動」及國際倡議團體「擺脫塑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昨共同舉辦「一一二三釜山塑膠大遊行」。

遊行提出五大訴求,包括停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拒絕把減塑重心放在無法「治本」的回收、塑膠減產、監管塑膠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及公正轉型。

「一次性塑膠生產只需五秒鐘,使用僅五分鐘,分解要五百年。」釜山塑膠行動成員盧延錫說,每年全球生產的四億噸塑膠中,僅百分之九被回收,超過兩千萬噸廢棄塑膠物流入河川和海洋,研究更顯示人腦都能檢測出微塑膠,「塑膠減產是當務之急」。

世界焚燒替代方案聯盟(GAIA)亞太區塑膠政策專員巴格特說,最後一次談判在釜山舉行意義非凡,因爲亞洲涵蓋最多塑膠生產,也深受塑膠廢棄物所苦,「亞洲成爲許多富國的垃圾場。」呼籲公約建立穩健財務制度,以支援窮國和小島國家發展重複使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