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結婚登記數量持續下降 甜蜜經濟逆勢站上風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當婚慶產業向甜蜜經濟轉型,將打開一個多大的市場?
11月26日至28日,民政部召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座談會。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甜蜜經濟”。
在10月23日“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朱玉軍指出,部分地區將婚俗改革與鄉村振興、文旅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條既滿足羣衆美好生活需要、又帶動經濟繁榮發展的“甜蜜經濟”道路。
婚慶業是與社會公衆密切相關的生活服務業,如今甜蜜經濟呼之欲出,代表了一場典型的產業升級。有專家指出,甜蜜經濟涉及攝影攝像、酒店民宿、婚紗、旅行社等40多個行業。
隨着單身人口增加、結婚登記數量下降,婚慶業向甜蜜經濟轉型是必然之舉。
但甜蜜經濟的提出有其特殊背景。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試點的副產品,其重要着眼點是爲了治理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問題,那麼,既要以甜蜜經濟助推文旅消費,又要革除陋習做“減法”,兩者是否矛盾?
到婚姻登記中心“打卡”
甜蜜經濟是產業融合升級的典型。有專家指出,甜蜜經濟涵蓋了攝影攝像、美容美髮、酒店民宿、婚紗、珠寶、旅行社、遊艇、會展、文創等40多個行業。
近年來,多地出臺了推動甜蜜經濟相關行業發展的政策。2021年,甜蜜經濟被寫進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時尚經濟、首店經濟、品牌經濟、甜蜜經濟帶動消費增長。
2022年,廈門市出臺《廈門市促進婚慶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6年)》,提出打造千億元婚慶產業鏈,把廈門建設成爲“愛情聖地、浪漫之都、幸福之城”。
2023年12月,青島市發佈《擴大內需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開展“旅遊+婚拍”行動,培育“海誓山盟”婚慶旅遊品牌。
2024年2月,廣州市海珠區發佈《海珠區婚慶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建設廣州幸福島,打造海珠全域婚慶示範區。10月,海珠區又發佈了《廣州市海珠區婚慶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5年)》。《規劃》提到,截至2023年底,海珠區婚慶產業“購、影、慶、宴、住、遊、展”七大領域的“四上”企業共計1121家,總營業收入達901.78億元。
婚慶行業發展幾十年,早已是一片紅海,有的區域或行業甚至出現了萎縮。比如,據《海南日報》報道,2011年,三亞有400多家婚拍公司,到2023年上半年只剩不到100家;2018年有40多萬對新人選擇在海南拍婚紗照,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上半年到海南拍婚紗照的新人僅有10多萬對。
更關鍵的是,婚慶行業的目標人羣在持續減少。民政部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3年,全國結婚登記量從1346.9萬對跌至768萬對。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474.7萬對,較2023年同期又減少94.3萬對。
由此看來,從婚慶行業向甜蜜經濟轉型升級實屬必然。比如,傳統的婚紗攝影主要是面向新人的“一錘子”買賣,但旅拍則是已婚夫婦追憶美好、未婚青年度假休閒的日常消費;傳統的婚姻登記中心只是一個辦事空間,但溫州市甌海區在亞洲龍舟運動交流中心建成的5A級公園式婚姻登記中心,除了已辦理婚姻登記3910對,還吸引公衆打卡1.5萬人次。
“婚姻服務+”發展新模式
打造甜蜜經濟,還與一場移風易俗的民政事業改革直接相關。
2021年4月,民政部公佈包括河北省河間市在內的15家全國第一批婚俗改革實驗區。同年9月,民政部將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等17家單位確認爲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截至今年9月,這些實驗區通過了考覈驗收。
11月26日至28日舉行的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座談會提出,各地民政部門要探索創新“婚姻服務+”發展新模式,積極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有效引導發動社會參與,大力發展“甜蜜經濟”。
從各實驗區實踐來看,各地圍繞“婚姻登記+旅遊”“婚慶+產業”“服務+產業+文化+旅遊”等不同模式發展甜蜜經濟。
首先,婚姻登記處進景點、進公園,打造5A級婚姻登記服務中心。湖南省澧縣利用城頭山、彭山等旅遊景點,設立了婚姻登記服務點,設置戶外頒證、集體婚禮基地。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將婚姻登記服務中心搬進衡水湖旅遊景區,建設“景區公園”式婚姻登記場所。
在10月23日“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朱玉軍介紹,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有標誌性意義場所,爲當事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美的環境。目前,全國已有各類公園式婚姻登記點270餘處。
其次,打造婚慶產業集聚的產業小鎮、實踐活動基地。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打造了佔地330畝的婚姻文化創意產業園,形成婚姻服務綜合體,並結合非遺文化、鄉村民宿建設民俗婚俗文化風情園,用於舉辦遊學、鄉村婚禮、文化體驗等活動。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統一規劃婚慶文旅小鎮、婚紗攝影基地、婚慶用品商業街、婚姻禮服基地等專業市場建設與管理。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建設婚慶產業園、打造婚慶文旅品牌、舉辦婚慶博覽會、建成“婚紗一條街”和創新婚慶特色服務等“五大項目”。
第三,推出婚俗文化和自然風光相結合的網紅打卡點、文旅線路。湖北省宜都市立足宜都山水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編制婚慶旅遊地圖,推出“幸福宜都”婚慶旅遊路線,並設置漢服旅拍、國風文化展演、水幕電影等項目。浙江省湖州市5個簡約婚禮示範基地、4條愛情主題路線已累計吸引超10萬名青年,帶動了文旅消費。
第三方智庫《結婚產業觀察》創始人鄭榮翔指出,旅拍、目的地婚禮等新興消費模式的興起,讓結婚不再只是辦一場婚禮。時下年輕人對婚禮的訴求也悄然發生變化,婚禮不再僅僅在酒店舉辦,而是更多地“走出去”。
“因此,拉長產業鏈,引導婚慶新消費勢在必行。要加強產業鏈內部的合作與整合,共同打造‘婚禮+’產業鏈的新生態。”鄭榮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
與婚俗改革緊密相關的甜蜜經濟,面臨一個悖論。
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座談會強調,要紮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婚俗改革實驗區試點的重要內容,就包括積極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着力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
一方面要倡導文明簡約的婚俗新風尚,另一方面又要通過甜蜜經濟提振消費,兩者是否矛盾?
答案是否定的。甜蜜經濟不是簡單粗暴地遏制婚慶消費,反而是順應了婚慶消費的新趨勢。
作爲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推行無彩禮、無婚宴、無喜賬“頒證式極簡婚禮”,確定12家“婚俗改革婚宴試點酒店”,大力倡導喜事新辦、婚事簡辦。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進行婚俗改革三年來,積極參加各類集體婚禮、主題婚禮、簡約婚禮新人累計近千對;上百對新人選擇草坪、派對模式舉辦簡約婚禮,在婚禮上主動取消樂隊、歌手環節節省婚禮酒席開支;以“邀請民政局工作人員現場頒發結婚證書、結婚宣誓、集體致謝”等環節代替敬酒敬菸、低俗婚鬧。
這離不開甜蜜經濟新業態的助力。2023年底青山區推出婚俗新風“愛情主題巴士”,一年來共有56對新人以520元至999元標準使用“婚禮主題公交巴士”娶親,節省婚車開銷50餘萬元。
鄭榮翔介紹,近10年來,與結婚人數一同走低的,還有婚禮的平均花費,預估今年全國婚禮評價花費比往年下降約15%。另外,新人的備婚週期在“縮水”,從之前的1年到現在的3—6個月,甚至有在婚禮前3個月纔開始選擇婚宴場地的情況。同樣“縮水”的還有婚宴規模,區別於以前30—50桌的大場面,現在新人們的婚宴更加趨向於“小而精”。
這不是簡單的消費降級。“當前年輕人的婚禮,更注重體驗,也更注重品質和細節的精緻設計。”鄭榮翔說。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也認爲,消費者比以前更重視“質價比”而非單純的性價比,精神消費、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正是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
需求的變化帶來服務供給的變化。比如,一站式旅遊婚禮項目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作爲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通過舉辦展會、藝術節,發揮婚慶公園流量入口效應,推動一站式婚禮消費模式,累計爲新人節省開支380萬元。還打造新時代婚姻家庭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基地,爲推動“購、影、禮、宴、住、遊”一站式婚禮消費新模式奠定基礎。
“當前,我國仍在發生消費的結構性升級,這驅動着相關產業的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增長最快的是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訊、醫療保健、住宅、旅遊等方面的消費。”洪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吃、住、行、遊、購、學”等一體的立體式消費,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