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的史哲 何以「壯大臺灣內容」

(圖/本報系資料照)

陳建仁新內閣的文化部長,由原高雄市副市長史哲接任,強調將以「壯大臺灣內容、建立文化自信」爲實踐目標,看似具體,卻隱藏着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

史哲儘管在高雄市文化局長任內頗有一些建樹,但其嚴守「去中國化」的立場,也是非常明顯的。他如此強調「臺灣內容」,當然對臺灣文化的闡揚是有其必要的,身爲臺灣人,當然不能不知臺灣事;但是,「文化」也者,是一個合體的名稱,其範疇極廣,幾乎涵蓋了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方方面面、由臺灣各不同階層的人士共同生活的痕跡。

臺灣自明末以來,就以百川納海的姿態,匯聚了各方面的文化、交相融攝激盪,而形成了臺灣目前的文化面相。臺灣孤懸海外,本身即有多族羣的原住民文化,而從西荷時期的歐洲文化開始,既有來自明鄭時期由閩粵爲主的屯墾文化,更有清代通臺以來,大量閩南、客家文化的延續與開展,日據時代,又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光復之後,外省文化也陸續傳入,而發展過程中,美國、日本的新文化內容,至今也還不斷地影響着臺灣社會。

這些由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別的文化,配合著臺灣特有的性質,有取有舍、有吸收融攝、有滋長變化,無論其源起於何處,都可以說是臺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如果史哲所說的「臺灣內容」,不是那種偏狹、歧視,具有濃厚排他性的觀念,我相信他所企圖建立的「文化自信」,應是可以強而有力的建構完成的,因爲就在這些來源不同的各種文化中,臺灣文化已在擅於擷長補短、交互融攝的「臺灣人」(包含原民、閩南、客家、外省)淬厲下,擁有了自己的特色。

但是,史哲的文化觀點,恐怕就是與此大相徑庭的了。他所說的「臺灣內容」,從其一向致力的「去中國化」的言論與作爲中,不難可以推測出這必然將是以「閩南」爲主,原民、客家爲點綴,附加上日本文化的內容,而對外省文化將掃除盡淨的偏狹認知。這無疑就是固步自封,完全逆反了臺灣文化建立的寬廣、開闊的百川納海精神。

我們不必諱言,臺灣文化來源多端,但影響最深遠、巨大的,無疑是與中國傳統文化攸關的,來自大陸閩、粵及後來外省人所建構的主要內涵,這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民間禮俗中都可以明顯看到的,無論再以多大的、人爲的諸多批判、限制,都無法將之棄絕。

從目前的「去中國化」思潮而言,凡是與中國大陸目前有聯繫的文化內容,都是被排抵於「臺灣內容」之外的,古代的文言文,被目爲陳腐、無用的文字,卻不知從清領時期到日據時代,臺灣本土人士正不知寫過多少文言的作品;我們信媽祖、拜關公、禮八仙、祀土地,又哪一尊神明,不是源於大陸的?「去中國化」的極端,就是要整個將中國的歷史從臺灣人的腦海中抹煞盡淨,但不知其歷史源流,我們又何以能知道我們目前的文化、思想、觀念,是如何演變成如今的風貌的?臺灣的確必須建立其「主體性」,但這一「主體」,卻是由各方文化融匯而成的,如果不能持包容態度,所有的「臺灣內容」也不過就是贗品、假貨而已,又何足以建立「文化自信」?

臺灣其實可以說是具體而微的文化大鎔爐,過去如此,現在也應當如此。時代進步,各國交互往來頻繁,彼此滲透,順其自然,就是文化構築的最佳方式,無論其來自何方,只要能爲臺灣人民接受,就可以納入成爲促進文化發展的養分,無偏無頗,唯利唯優,這是我對新任文化部長史哲最大的期許。(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