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是什麼虎? 谷醫堂:從中醫角度認識“秋老虎”
立秋、末伏已過,但最近依然炎熱難耐?正所謂“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每年夏秋之交,一年中最兇的“秋老虎”來勢洶洶。那麼,這究竟是一隻什麼樣的“虎”呢?接下來,與谷醫堂一起,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隻“秋老虎”。
(谷醫堂線下中醫館門店)
人們常說的“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後天氣並不會馬上變涼,反而還會有一段時間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酷熱難耐,就像只橫行霸道的老虎一樣,於是民間把這種天氣形象地比喻爲“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半個月至兩個月不等。
氣象學上將其定義爲,三伏出伏以後短期回熱、持續5天最高溫度在35℃以上的氣候現象,常在長江中下游、江南、華南等地出沒,黃淮、華北地區次之,全國其餘範圍內也可發生,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擡,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照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
從中醫角度來講,此時正是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的交替點,自然界的陽氣也從“長”的狀態逐漸轉向“收”,其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不可小覷。人體經過整個盛夏的消耗,津液流失嚴重、脾胃功能減弱,致使臟腑虛弱、陰陽失和,容易引起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即使沒生病也帶有幾分虛弱。對於兒童、中老年人以及平素體質虛弱者來說,“秋老虎”絕不僅僅是短期內的氣溫回升,而是身體虛弱進而易感不適和疾病的季節性狀態,因個人體質差異可持續半個月到2個月的時間,所以在此期間要特別注意調理好身體。
中醫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說法,面對“秋老虎”的虎視眈眈,需要益氣固表、提高免疫力,改善身體虛弱的狀態,增強機體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調節能力和暑溼外邪侵襲的抵禦能力,才能安度“多事之秋”。
谷醫堂在此也提醒大家,要對付“秋老虎”,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這是因爲早睡早起有利於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飲食起居方面,可以多吃些滋潤平補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以補充夏日的消耗。調理方面,可以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服用一些益氣固表、扶正祛邪的中成藥,提高身體免疫力,調理體虛氣虛,抵禦“秋老虎”的侵襲。秋天也是鍛鍊的好季節,要加強室外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等。
通訊員:劉連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