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逝世又帶來一波非議,不知道她到底哪裡三觀不正了?
最近這一段時間,網絡上最火的一件事莫過於瓊瑤女士自殺,俠客君某天在單位食堂吃飯洗碗的時候,一位同事說當年金庸過世網上沒人罵,現在瓊瑤自殺了網上面好多人在罵她,還是金庸武俠小說的三觀正一點,瓊瑤小說三觀不正很多人罵。俠客君當時跟那個同事說,瓊瑤怎麼就三觀不正了呢?你我都看過不少瓊瑤劇,可是你我又因爲看了瓊瑤劇被帶偏了嗎?
說實話,關於瓊瑤的小說,因爲俠客君是男生,天生對言情劇不感興趣,但是生在那個年代,看瓊瑤劇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俠客君也是屬於看着瓊瑤劇長大的那一代人。小時候看《婉君》、看《梅花三弄》、看《新月格格》,長大一點看《還珠格格》,但因爲年齡稍大點,看了《還珠格格》第一部,第二部再也看不下去了,後來的《情深深雨濛濛》也看不下去。不過,俠客君那一代人,誰不會唱兩句“有個女孩名叫婉君”“人生自有癡情者”,又有誰不會唱兩句“天上有新月如鉤”,還有“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有一個女孩”“情深深雨濛濛”呢?說實話,金庸、瓊瑤,俠客君認爲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以稱之爲一種現象。俠客君高中時代的語文老師,一個省級優秀教師,非常喜歡瓊瑤的作品,經常在上課時引用瓊瑤作品中的句子來給我們闡述語言文字之美。說實話,在那個年代,有誰說過瓊瑤的作品三觀不正呢?直到互聯網時代來臨,特別是進入自媒體時代之後,不少自媒體作者將瓊瑤作品裡面的一些臺詞斷章取義來解讀,纔出現瓊瑤作品三觀不正的說法。
非常典型的就是《一簾幽夢》裡那句“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可她失去的是愛情呀”,無數自媒體作者拿這句臺詞來證明瓊瑤作品三觀不正,可是這些自媒體作者忘了,你對別人的臺詞進行解構就會有人打抱不平,來還原真實情況。這一句臺詞就是非常典型的斷章取義,俠客君在最近看一些評論瓊瑤作品的文章就看到有自媒體作者對這句臺詞作了全面解讀,事實是什麼呢?事實是,男主和姐姐本來是一對,但是妹妹也喜歡男主,然後男主發現自己真正愛的是妹妹。本來男主要找姐姐說清楚,但是陰差陽錯總沒說成。後來姐姐發生車禍,截肢了。妹妹就覺得,都是自己害了姐姐,還要去自殺,被另外一個男主救了。然後當然是妹妹退出,男主和姐姐結婚。妹妹從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覺得自己是罪人.........不得不說,確實劇情相當狗血。但是,從還原真相的角度。這句臺詞被拿出來說事,還真的是冤枉了瓊瑤的。
還有《新月格格》裡面新月格格那句“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也被人斥爲三觀不正,這一句臺詞又有什麼三觀不正呢?要知道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新月格格又不是要當別人正妻的位置,她爲了嫁給努達海就算自己什麼地位都不管了,這怎麼是毀三觀呢?只有當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纔會覺得毀三觀。但是如果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古代人的思維,這又是什麼?是不是我們自己太傻了。
所以,我們如果把這些年網上面說的那些瓊瑤劇毀三觀的臺詞真正放到其語境裡面去看,卻發現其實沒什麼不對。追求愛情有錯嗎?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錯吧!
俠客君還看到有人拿着瓊瑤自殺來說事,特別是那個叫項什麼剛的說瓊瑤如果生活在內地就不會自殺了。是這麼回事嗎?一個會不會自殺和他生活在臺灣、內地或者香港、國外有什麼必然聯繫嗎?中國內地自殺的人還少嗎?遠的不說,就最近還有一個選擇跑到瑞士去結束自己的生命,項什麼剛怎麼就選擇性的視而不見?所以這些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拿着名人的死來說三道四。瓊瑤選擇自殺這是她個人的選擇,不值得提倡,不過也沒必要對其口誅筆伐吧!就在剛纔,俠客君還在頭條上看到一位自媒體作者說瓊瑤自殺了就自殺了,不要在網上帶壞別人。可是瓊瑤有說過要別也和她一樣自殺嗎?這位仁兄拿瓊瑤的遺書來說事兒,可是網上面瓊瑤的遺書上明明寫着“親愛的你們,要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這世間,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種意外的喜怒哀樂!別錯過那些屬於你的精彩!”明明寫着“千言萬語說不盡,最後,祝福大家健康快樂,活得瀟瀟灑灑”。也就是說瓊瑤自己在彌留之際還是希望世人能夠好好地活着,怎麼就成了鼓吹自殺了呢?
世界上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新生、也有很多人故去,瓊瑤和這些人相比無非就是比這些人更有名而已。逝者已矣,但我們這些還活着的人是不是應該像她遺書裡寫的那樣“活出強大的自我”呢?是不是應該不要錯過屬於自己的精彩,更應該像她所寫的那樣“健康快樂,活得瀟瀟灑灑”呢!
諸君以爲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