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出動共建社區花園

一個“S”形金屬鉤和一張“公交月票”如何見證城市發展的步伐和社區治理成效?這些物件都被陳列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三林苑社區的生活博物館展示牆上。用三林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敏的話來說,“鉤子雖小,意義卻大。它的背後是一代人的記憶,也是一羣青年社區規劃師參與社區治理的縮影”。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區層面的基層治理是基礎,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居民情況和空間佈局,既有一致的公共利益,也有彼此衝突的個人訴求。如何讓居民學會協調彼此的利益和衝突,並參與公共事務、營造公共空間,是各地面臨的普遍挑戰。

在近日舉辦的“從社區花園出發,公衆參與社區治理的可持續之路”主題媒體沙龍與項目探訪活動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瞭解到,自2021年起,東明路街道在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社科院等的支持下,編制實施《“宜居東明”人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廣發英雄帖,招募社區規劃師,徵集社區規劃提案,截至今年,共徵集200多個社區規劃提案,打造100餘個社區花園。

打造社區花園成構建“熟人社區”重要契機

三林苑社區建成於1995年,是浦東新區最早開發的典型示範性小區,後轉爲配合延安路高架的動遷安置房。由於該社區是中國與新加坡聯合開發設計的項目,建築設計模仿新加坡架空層的特色,整個小區34幢建築下有約1萬平方米的公共活動空間。隨着時間的推移,小區的空間老舊和空間權屬問題及其引發的鄰里矛盾逐漸增多。

2019年,在該社區、社會組織四葉草堂及專業設計團隊的支持下,居民全程參與社區公共空間的規劃、更新及後期維護,將原先不起眼的角落空間和被私自佔用的架空層改造爲居民可享的公共區域。經工程改造,24個過街樓用於會客廳、作業吧、練功房等九大應用場景。

位於社區廣場的生活博物館展示牆,也是社區規劃師參與設計改造的場景之一。王敏以牆上的“S”形金屬鉤爲例介紹,20世紀90年代,居民雖然搬遷到浦東居住,仍然在浦西工作,往返需要乘坐擺渡船或公交車。而三林苑社區剛建成時周邊都是農田、荒地,沒有任何配套設施,居民下班後還需要從浦西帶回生活物資。

“一位大爺說,拎着大包小包,還要擠公交車,手常被購物袋勒出一條紅印。於是他當時用家中的鐵絲製作了一個‘S’形鉤子,一邊掛在公交欄杆上,另一邊掛購買的物資。這個小小的鉤子成了當時居民必不可少的工具。”王敏說。

“社區共同體是整個城市治理共同體的基石。”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唐有財認爲,當今社會結構與社會基礎已不再是傳統社會空間相鄰的小規模社會,而是建立在分化、分工基礎之上。社區共同體不會自然形成,需要國家助推和培育,通過治理的介入來形塑。在這一過程中,社區通過解決公共事務由“生人社區”向“熟人社區”發展,進而居民有機會開展互助合作,產生認同歸屬。打造社區花園等街道社區活動提供了構建“熟人社區”的重要契機。

據他觀察,上海許多街道正在通過各種路徑開展探索。他以東明路街道社區治理模式爲例表示,社會組織藉助多種創新方式與項目,將政府、企業、多種社會服務和新就業形態聯動起來,給社區帶來更多的資源。此外,社區組織還通過創意實現了社區的主題化發展,利用音樂、戲劇、藝術、花園等主題,把居民的興趣和個人價值與社區關聯起來,讓不同人羣產生對社區的認同。

青年社區規劃師積極推動社區治理

隨着硬件的更新,三林苑的社區治理隊伍也在蓬勃發展。目前,三林苑共培育治理團隊15個,活躍在社區規劃、文明養寵等領域,培育社區規劃師72名,有不少是青年。

80後陳海燕是其中一位社區規劃師,負責三林苑自由遊戲場改造項目。

“最初看到招募志願者的微信公衆號和海報時,我有些糾結,因爲我是在職員工,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但是我仔細思考後認爲這是一個對社區和自我成長非常寶貴的機會,於是就參與到改造活動中。”陳海燕說,她在居委會的幫助下,邀請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再組織社區裡具有相關經驗的居民形成項目組,定期進行頭腦風暴,並由居委會組織衆籌,最終完成了自由遊戲場的改造。

“共創共建才能共享”——這是陳海燕首次作爲社區規劃師的重要收穫。“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人,積累了活動組織的經驗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我改變社區、付出行動的意識。”她說。

“這是一個逐漸自然生長的過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副教授、四葉草堂聯合發起人劉悅來認爲,“從發起招募、制定方案、衆籌款項到項目落地,社區規劃本質上是資源配置,誰具備資源配置能力,誰就是社區規劃師。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對社區資源進行整合。”

四葉草堂總幹事尹科孌介紹,四葉草堂自2014年起,從實體的社區花園空間入手,通過花園建設撬動居民參與,推動社區治理的可持續性。截至2023年年底,該團隊在上海直接參與設計營造的社區花園總體數量爲288個。“公衆參與,讓花園生長出更多可能性,比一成不變的穩定性更重要;公共部門和社會力量多方合作的運營模式,比單一來源的模式更可持續”。

從社區花園小切口看社會治理新成效

80後董蓮婷是東明路街道第一個社區花園“心怡花園”主理人,也是東明路街道社區管理辦公室成員。她認爲,“在社區花園營建過程中發動社區參與,有效推動了政府部門和社區居民的雙向奔赴。”

2016年,長期從事街道工作的董蓮婷搬到了東明路街道金色杉林小區,她觀察到,小區的綠地改造由於業委會資金不足且缺乏專業的設計而效果不佳。剛接觸社區花園理念的董蓮婷由此着手介入改造工作。

她一方面向街道申請一部分資金用於社區花園試點建設,另一方面學習社區花園實踐手冊,加入四葉草堂的萌芽計劃,開展調研和花園設計。通過發動社區居民和兒童的參與,2019年10月,“心怡花園”成功建成,此後又在凌兆佳苑小區建成“幸福園”。

“雖然只是一個小切口,但它所創造出的公共空間可以讓居民逐漸具有主人翁意識,隨着參與度不斷提高,社區慢慢變得更有溫度和活力。”董蓮婷說。

東明路街道社工辦主任陳維說,東明路街道辦事處於1999年成立,因其純居住型社區屬性,企業入駐少,無大型產業區、商務區,資源稟賦不足、文化沉澱薄弱、居民參與不夠等問題成爲着力解決的治理方向。在此背景下,東明路街道編制了《“宜居東明”人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2020年,東明路街道與同濟大學合作引入社會組織四葉草堂,以社區花園網絡爲空間載體,通過建立社區規劃師制度,促進社羣共同參與重塑家園。

劉悅來表示,社區花園從最初的“場地”概念,逐步拓展爲“利用城市、鄉村零碎空間,通過公衆參與共建共享的景觀營造手段,實現社區空間品質提升與多元合作共治的開放式公共空間與相關方法”。

在東明路街道,社區花園由1個發展到100個,完成了模式探索的關鍵突變。“這得益於更多民衆的、自下而上的參與,以及頂層設計、頂層規劃自上而下的推動,在這一過程中,頗爲關鍵的是讓更多社區參與進來,互相學習。”劉悅來認爲,像社區花園這樣的小微空間,和每個人的接觸是特別密切的,一直是看得見、摸得着的,一旦跟它產生關聯,就會產生強烈的情感鏈接。因此,社區花園已成爲社會創新行動的載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一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