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聚京臺學者共研會 學者共論疫後兩岸關係走向籲交流接觸
第六屆京臺學者共研會26日在京舉辦。(圖片來源:北京聯合大學)
第六屆京臺學者共研會9月29日在北京舉辦,兩岸十餘所大學和研究機構50多位知名學者以「兩岸關係疫情後走向前瞻」爲題進行現場及線上交流。兩岸學者皆指,臺海局勢發生結構性改變,兩岸關係走向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加以疫情和美國因素,將對兩岸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兩岸若不溝通交流,關係將難以改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陳桂清表示,受中美戰略博弈持續進行、大陸強化統一格局塑造、臺灣政治力量對比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綜合影響,兩岸關係進入新一輪激烈的「博弈期」,呈現「經熱政冷」和「官凍民寒」發展現狀,僅剩兩岸經貿交流維持熱絡狀況,維繫兩岸聯結紐帶。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星認爲,未來兩岸關係可能會呈現出諸方面的特點:一,兩岸互動的迴旋餘地越來越小,衝突加劇的可能性增加;二,兩岸互信缺失,誤判情勢的可能性增加;三,兩岸政經關係的乖離程度進一步增強。
大陸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張亞中所提出的《創造兩岸和平備忘錄》值得高度重視,陸方應該進行專門的研究,提出大陸學者的「兩岸和平統一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助理彭維學研究員說,未來30年是大陸國家統一戰略環境深刻質變和統一進程換檔加速的關鍵期,從發展趨勢看,臺灣在未來探索「兩制臺灣方案」過程中的談判籌碼與迴旋空間正加速流失,最主要的是兩岸差距顯著拉大,以及「戰略價值」持續下降減損臺灣籌碼。
國家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於強認爲,兩岸青年之間,不是競爭的關係而是互補,兩岸青年攜起手,才能抓住很多機會。
中國統促會研究室主任鬱川虎認爲,疫情後要努力推進兩岸經濟、社會、文教等領域融合發展,不斷深化兩岸經濟社會連接,另外,精準打好兩岸防疫博弈戰及對臺輿論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臺美關係室主任汪曙申指出,疫情背景下美臺互動關係的發展體現在美臺互動層級突破、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美國支持臺灣參與世衛大會等方面。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鄭劍說,大陸方面的武力政策可能給被迫調整,一方面是大陸方面綜合實力包括軍事實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是臺灣和國際的變化,應該思考增加武力手段運用的靈活性。
淡江大學副校長王高成認爲,從臺灣內部的環境因素看,蔡政府對於一中立場及九二共識從態度模糊到加以否定,兩岸失去和平互動的基礎,關係遂持續惡化。他說,臺灣政治領導不改變兩岸政治關係的立場,以及美國的「拉臺製中」政策不調整的情形下,疫情過後的兩岸關係仍不可能有明顯的改善。
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管理系、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晏揚清認爲,無論是疫情間或疫情後,兩岸在武力相向之前,有幾個關鍵因素值得關切、瞭解:一是兩岸關係有沒有回頭或是修復的可能;二是兩岸交流中斷的危險。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教授認爲,外在環境的變化上,中美戰略競爭激烈度只會增強不會下降,地緣政治的變化也帶動了臺灣內部的變化,爲民進黨既有的反中情結,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但兩岸民間交流持續暢旺,並未受到政治干擾,爲和平穩定不斷積累創造條件。
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傑說,藍營應當領對「百年民國」和「九二共識」兩岸定位的信守,仍是阻止兩岸兵兇戰危的安全閥。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說,爲理順兩岸關係,建議重啓兩岸學者交流二軌溝通、恢復制度化的溝通協調管道、強化文化、教育及青年交流、強化融合發展、對於兩岸歷史文化的文獻數據進行爬梳、重建穩定的國際環境。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說,未來臺海局勢主要風險在於,大陸的軍機、軍艦在臺海活動愈發頻繁,與臺灣海空軍與大陸海空軍接觸的機會頻率升高,產生擦槍走火的機會變大。疫情後突破兩岸關係的困境,雙方可以考慮不設前提的「接觸」而非不設前提的「談判」,適當的接觸有其必要。
臺灣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餘元傑認爲,在目前「反中」就有選票的效應下,國民黨必須有長期在野的準備,兩岸一中的論述已經成爲非主流的論述。各種防疫措施及入出境管制,實施迄今,防疫已經成爲新常態,在蔡英文任期內,防疫與「抗中」都不會有改變。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教授認爲,疫情過後兩岸可望逐步恢復各式各樣的智庫對話,透過適度的方式讓雙方的公權力能夠積極協助兩岸民間經貿社會各項交流,乃至面對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的舉辦,兩岸如果能夠抓住機遇,相信都可望對兩岸關係發展有着正面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