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業規模擴張結構持續優化

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期貨市場作爲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等功能。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經歷了顯著的規模擴張和結構優化,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日益擴大。

日前,第19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傳來好消息,今年1月至11月,我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金額561.99萬億元,同比增長7.98%。截至11月底,全市場有效客戶數248.98萬戶,資金總量1.73萬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12.86%、14.97%。結構方面,截至11月底,法人客戶持倉佔比達64.93%,特殊法人日均權益佔比達50%,產業和機構客戶已成爲決定期貨市場運行質效的重要力量。

改革發展全面推進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上市143個期貨期權品種,廣泛覆蓋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建材、航運、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期貨價格影響力顯著增強。大部分期貨品種價格已成爲境內貿易定價基準,原油、橡膠、PTA、鐵礦石等開放品種在亞太地區具有價格影響力,已被廣泛用於跨境貿易定價參考。在有色金屬、油脂油料、能源化工等產業,期貨已成爲保障企業平穩經營和產業鏈穩定運行的“必需品”。我國期貨市場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多輪週期性市場波動的嚴峻考驗,展現出較強的生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構建了一套既符合一般規律、也具有中國特色的風險防控體系,相關經驗被國際證監會組織納入新修訂的《商品衍生品市場監管原則》。

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對期貨市場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規劃出清晰“路線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期貨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爲。”在第19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謀劃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意見》要求期貨市場爲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發揮更大作用。國家的發展爲期貨市場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期貨市場助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擁有超大規模市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優勢和應對變局的堅實依託。在價格體系建設方面,期貨市場充分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再通過科學的升貼水設置兼顧不同品質和區域,可以在全國層面構建集中、高效、全覆蓋的價格體系。在流通體系建設方面,期貨交易所已建立遍佈全國的期貨交割網絡,提高大宗商品在全國範圍內的流通效率,暢通國內大循環。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期貨質量標準已成爲我國標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助力產業標準提升和轉型升級。

再比如,期貨市場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近年來,各種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顯著增多,產業鏈供應鏈脆弱性有所增加。陳華平認爲,期貨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能夠爲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下一步,要穩中求進,堅定走好中國特色期貨市場發展之路。

強化監管控制風險

期貨公司是期貨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處在服務各類交易者、防控市場風險的第一線。我國期貨公司近年來發展總體穩健,但也存在綜合實力不強、服務水平不高、同質化經營突出等問題,需要下大力氣深化改革、做優做強。

據記者在期貨大會上了解的信息,強化期貨公司管理被提上日程,包括嚴格業務資質要求,實現對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經營活動的監管全覆蓋。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形勢,中國證監會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新‘國九條’決策部署,緊扣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堅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健全行業機構分類監管體系,突出‘扶優限劣’。”業內人士表示,加強期貨公司監管是應有之義。

截至2024年8月末,全國共有150家期貨公司,分佈在29個轄區,今年1月至8月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43.86億元,淨利潤52.56億元。“期貨公司比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還多。”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瞭解到,加強期貨公司監管主要有3個着重點:一是突出行業功能定位。期貨公司要找準在金融體系中的位置,發揮期貨和衍生品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支持做優做強,期貨資管要做出特色,不能簡單模仿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二是嚴格業務資質要求。資產管理、衍生品業務要納入行政許可,防止一哄而上。三是依法推動市場退出。對嚴重違法違規、出現重大經營風險,或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期貨公司,依法撤銷業務許可,實施市場退出。

“目前通過摸排,已對20多家尾部期貨公司進行了警示。未來,業務許可有進有出,行業的發展活力會進一步激活。”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找準自己在金融體系中的位置,聚焦期貨和衍生品專長開展業務,不做自己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資產管理業務要做出特色,爲投資者參與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提供專業服務,不能簡單模仿其他金融機構,也不能演變爲交易通道。”陳華平表示,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業務要突出“風險管理”這4個字,着力解決實體企業的困難,不能盲目追求規模、追求盈利,甚至一味尋求監管套利,那樣不但不能替客戶管理風險,反而會爲自己帶來風險。

多家期貨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期貨公司要樹立差異化經營理念,根據專業特長、風控能力、市場優勢確定發展方向,不搞低水平競爭。“要比服務、比管理、比合規風控,不能簡單地比價格。”中糧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浩軍表示,加強預警體系建設,以及出清體系完善,有利於對存量風險以及增量風險的管控,爲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堅持對外開放是期貨市場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證監會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堅定不移推進期貨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真誠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參與中國期貨市場建設,分享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紅利。”陳華平表示。

據悉,中國證監會將穩步增加符合條件的期貨期權品種納入特定品種,直接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分批有序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期權交易的品種範圍。繼續拓展跨境合作。支持境內外交易所開展結算價授權、跨境商品ETF等業務,允許境外交易所推出更多掛鉤境內期貨價格的金融產品,助力中國期貨價格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期貨業對外開放,簡而言之,就是客戶“引進來”,產品“走出去”。客戶“引進來”,就是有序推動符合條件的商品期貨期權品種納入對外開放品種範圍,允許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更多商品期貨期權品種交易。研究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納入特定品種對外開放。加大國際市場開發培育力度,吸引更多境外產業企業參與境內期貨交易。產品“走出去”,就是支持境內外期貨交易所深化產品和業務合作,允許境外期貨交易所推出更多掛鉤境內期貨價格的金融產品。

近年來,隨着中資企業出海潮流的興起,我國期貨公司開始發力境外金融業務,以尋找營收增長的新動力。“期貨公司長期面臨業務模式單一、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的局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出海,這構成了期貨公司的重要新客羣。”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表示,期貨公司向國際化、財富管理等創新型業務延伸,避免業務收入來源單一。

在出海的期貨公司中,南華期貨和廣發期貨的境外業務發展勢頭最爲強勁。2024年上半年南華期貨實現歸母淨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36.73%,其中境外金融實現淨利潤2億元。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表示,南華期貨境外業務的定位是服務中資實體企業海外業務的風險管理。中國期貨公司走出去,是伴隨着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而推進,已在國際市場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廣發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滿生介紹,廣發期貨的海外業務增長迅猛。中國期貨的定價效率和流動性很好,中國價格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中國的期貨公司更瞭解中國企業,合規與穩健經營始終是行穩致遠的法寶。“期貨市場是高度國際化的市場。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大致分爲亞洲時段、歐洲時段和美國時段。國際化的中國期貨公司,將全天候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管理保駕護航。”羅滿生說。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