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如何邁好“十四五”開局第一步
編前:2020年汽車行業經歷了疫情和產業百年之大變局等多重考驗,但好在行業經受住了考驗,一路馳騁向前。辭舊迎新,氣象萬千。新的一年,汽車業如何繼往開來,再創佳績?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爲新一年行業的發展指明新航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針對性地確定了2021年要抓好促創新、補短板、擴內需、反壟斷、節能減排、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點任務,這也是汽車業新一年要努力的方向和重點。正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所言,2021年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所以,在新一年的機遇和挑戰面前,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和重點任務,才能爲汽車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十四五”開好局奠定堅實基礎。
“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短板和問題的核心,其實是既要補短板,也要加強科技創新,以及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這是‘三位一體’,是由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的必然要求,核心就是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仍然延續了之前的增長勢頭,再創2020年內最高紀錄,分別達到284.7萬輛和27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1.6%和7.6%,同比分別增長9.7%和12.6%。
“如此亮眼的成績和良好的市場表現,是與2020年初以來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各相關主管部門連續發佈一系列促消費的政策舉措有關,其中包括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至2022年等措施,以及工信部等三部門組織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拉動了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擴大內需的重要性,將堅持擴大內需作爲戰略基點。對此,王秉剛認爲這體現了對包括促汽車消費在內等相關工作的高度重視,這也是直面民生關切的重要體現。在這一方針指引下,新的一年,既應有對現有政策的深入貫徹,也不排除會針對現實情況繼續出臺促汽車消費、組織新能源汽車下鄉新政策的可能。
爲促進汽車消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了要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國內仍有一些城市對汽車實行限購政策。”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幹春暉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促進汽車消費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內城市如果都能按照會議精神取消限行限購,不僅可以極大促進汽車消費、包括二手車消費,推動汽車銷量穩步增長,也會對汽車產業發展帶來利好,有利於發揮汽車產業的國民經濟支柱作用,爲國民經濟形成更爲有力的支撐。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也認爲,取消汽車限購不但可以促進汽車消費市場的增長,而且還可以觸發交通、旅遊、餐飲等一系列市場的消費增長,同時拉動就業市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強調,汽車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也非常大。在新一年裡,要把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既有的促汽車消費政策結合起來,如果有新的政策出臺,同樣需要齊心協力做好落實,這對汽車行業發展十分有利。
除了促消費,還要穩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這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穩定發展非常重要,只有宏觀政策保持連續穩定和可持續性,才能給2021年整個汽車產業穩定向上發展帶來充分的信心,也會給汽車消費帶來實質利好。”許海東說。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相關專家和機構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促消費部署的拉動作用寄予厚望。近日,中汽協預測,2021年汽車銷量“將達到2630萬輛,同比增長4%左右”。“2021年車市增長幅度雖不太容易預測,但同比增長5%~6%應該會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原主任趙英持有相同觀點。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更爲樂觀,他認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2020年上半年汽車銷量基數較低,加之2021年春節時間相對較晚,都將對2021年上半年的車市構成利好,由此形成2021年的慣性上行。預計2021年乘用車批發量增速將達9%,零售量增速爲7%。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強烈信號,就是促消費、穩增長、擴內需。不僅是汽車產業、也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基本點,當然也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點,意義非凡。”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指出,擴大內需在2020年多個重要會議中被提及,這些也是對汽車業促消費、穩增長、擴內需的明確指針。
促創新、補短板
汽車業破除瓶頸任務重
2020年,是5G商用元年,也是L2級自動駕駛應用的元年。“全球首款搭載華爲5G技術的車型”比亞迪漢、“全球首款5G車”廣汽新能源埃安V……5G車聯網、L2級自動駕駛功能紛紛“上車”。同時,還有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測試,定製智能網約車亮相等,匯聚成年度汽車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5G車聯網、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新應用加速,帶來了對新技術、“新基建”等的市場需求,這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出的要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的要求相一致,這也是推進汽車產品升級、產業轉型的重要支撐。”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範永軍向記者表示,2020年出臺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政策中,都提出了加速智能汽車科技創新的發展路徑,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度一致,相信隨着會議精神的落實,新的一年相關新技術、新基建的加速,將推動智能汽車的進化,從而進一步加速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
除了強調科技創新,中央經濟會議還強調,2021年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2020年,因爲汽車芯片供應緊缺,讓許多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叫苦不迭,這樣的情況或將延續至2021年,這也給產業補短板提出了新課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是其中的重點之一。會議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當作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體現了對此的高度重視。”天津大學教授姚春德認爲,汽車產業進步明顯,但汽車行業“缺芯”等問題依然存在,破除瓶頸的任務十分艱鉅,必須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產業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羣慧表示,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就無法真正保障產業安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建議,對於一些關乎產業安全的領域要實行國內替代。具體措施包括,一是要對零部件等高附加值進口產品逐步實施國產替代,不斷提高國內產業配套水平;二是推動跨國收購,吸引國外零部件企業向中國轉移,形成國內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三是對芯片等關鍵性的薄弱環節,要採取備鏈計劃、柔性轉產、多源供應等措施,確保供應鏈穩定。
“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短板和問題的核心,其實是既要補短板,也要加強科技創新,以及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這是‘三位一體’,是由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的必然要求,核心就是高質量發展。”張建平認爲,汽車產業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新車型的研發設計,加強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應用,而且要未雨綢繆,着眼於未來,尤其是自主品牌要結合市場需要開發高端車型,打造高端品牌;二是要把握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的良好機遇,立足科技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三是要着眼於高質量發展,匯聚高素質人才,爲高質量發展構築人才基石。
“2021年重點攻關的技術領域,應該是集中於新能源、智能化、5G應用、自動駕駛、高性能芯片等技術,因爲這既是當前汽車產業國際競爭的焦點,也是將來發展的大趨勢。”範永軍表示,技術創新也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核心,不做低水平的重複勞動。
汽車產業面臨諸多挑戰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重點任務之一。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作爲減排大戶,汽車行業的壓力不小。
“從長遠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目標就是要求新能源汽車成爲市場主體產品,按照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要求,這個目標必須實現,而且要儘可能提前實現。”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指出,未來碳稅的到來,會使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任務變得更爲緊迫,新能源汽車只有實現規模化,才能帶動新能源革命,真正實現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目標。
“汽車產業作爲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之一,對碳達峰和碳中和要做出自己的貢獻,會議提出的要求,會加速推動汽車行業向綠色發展轉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首席專家張永偉告訴記者,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汽車行業責無旁貸,而且傳統汽車是能耗大戶,因此,加快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是有利於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路徑。這涉及汽車的製造端和使用端,相比較而言,製造端的低碳化較爲容易,可以通過建設低碳化甚至是零碳化的工廠來實現。總體來看,只要不懈努力,我國汽車產業有可能在減碳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低碳減排對汽車業是壓力也是動力,近些年來,行業一直按照國家既有政策推進產業調整。相對於低碳減排,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反壟斷任務也給行業帶來了警醒。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重申,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爲。在行業人士看來,反壟斷是市場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壓艙石,是解決市場失靈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具體到汽車行業,壟斷案例雖不普遍,但也時而有之。“汽車行業的壟斷行爲並不像互聯網行業那樣明顯,但事實上汽車產業的產品競爭日益激烈,容易產生壟斷及不正當競爭行爲,而且汽車產業鏈較長,在汽車銷售、後市場、服務維修等環節,都容易產生壟斷及不正當競爭。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爲。”幹春暉分析認爲,這對於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至關重要。要引導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合理競爭、充分競爭,在競爭中不斷做大做強。
汽車業反壟斷,二手車交易領域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組成部分。“新車銷售與二手車交易的不同點在於,新車銷售市場是全國性的,同一個品牌的新車在全國的市場營銷策略基本上是統一的。因此,其壟斷行爲影響面較大,較容易發現。而二手車交易只能在車輛登記地車管所申請轉移登記,交易服務企業壟斷行爲的影響面較小,不容易暴露。”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羅先覺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解釋稱,未來針對二手車交易服務行業的反壟斷,一是反壟斷執法部門要加強執法;二是要對二手車交易行業監管制度予以完善。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大幕開啓。新一年的汽車產業,依然是任重道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清晰明確的利好信號,儘管或許還會遇到風險與挑戰,但我們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做好貫徹落實,切實發揮國民經濟支柱作用,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在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新徵程上譜寫新樂章,書寫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國故事’。”付於武表示。本報記者 趙建國 《 中國汽車報 》(2021-01-04 004-0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