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商用、土地同步轉淡 交易量年減逾4成

▲2025年Q1商用市場成交量達240億元,年減43%。(圖/記者項瀚攝)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2025年Q1商用市場成交量達240億元,年減43%,其中內湖表現相對熱,貢獻了4成。另外觀察土地交易,Q1市櫃法人購置土地交易額爲461億元,年減49%,但信義全球資產觀察,已比去年Q4復甦,政策利空因素及觀望氣氛趨淡,驅動建商持續買進土地。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9/少子化房市詭局! 地產作家揭:2041年是房價關鍵轉折點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2025年Q1商用市場成交量達240億元,年減43%,減幅主因爲去年有大同公司資產活化處分芙蓉大樓、臺達電包下內湖瑞光路兩棟廠辦大樓等大型交易,墊高比較基期所致。

2025年Q1辦公產品交易額爲129億元、佔54%,其中內科園區交易最熱,爲辦公市場貢獻超過4成的交易量,成交了54億元,包括統一超商以43億元包棟買下「V-PARK」,寫下今年第一筆辦公室包棟交易。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表示:「企業總部成立浪潮下,內科鄰近臺北市中心、有成熟的商業聚落,成爲總部進駐必爭之地,該區除了可以滿足營運需求、享產業羣聚效益外,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內科地段含金量高、不動產保值性強,置產紅利也有助於集團長期發展。」

林三智認爲:「商用不動產市場在科技業強、傳產回溫趨勢下,對辦公室、廠房、土地等商用產品需求穩定,加上建商開發策略「由住轉商」,跨足興建商用不動產意願濃厚,爲商用市場成長再添動能,看好今年辦公市場成長。」

▲2025年Q1上市櫃法人購置土地交易額爲461億元,年減49%。(圖/ET資料照)

土地市場部分,2025年Q1上市櫃法人購置土地交易額爲461億元,年減49%。林三智觀察:「去年央行出手打炒房,Q4土地市場交易量較前季銳減70%,建商購地態度趨向觀望。」

但來到2025年,林三智說:「政策利空因素及觀望氣氛趨淡,加上市場對住宅產品仍有穩定剛需,驅動建商持續買進土地,尤其是臺中、高雄具備重劃區、產業進駐題材的精華土地。」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科技業在過往幾年的良好經營累積充足資金,銀行對於實質投資的放貸意願是一大優勢,另外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及臺積電擴大赴美設廠等議題,考量政策發展方向難以預測,預期短期內國內科技業在臺佈局策略仍會持續進行,支撐國內工業廠房與廠辦的需求, 工業不動產仍是今年的交易主力。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9/少子化房市詭局! 地產作家揭:2041年是房價關鍵轉折點

信義房屋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