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王船文化館沉浸式體驗 當代科技藝術演繹王船文化

王船文化館外觀及內部擺設。(屏東縣王船文化館提供)

屏東的臺灣工藝之家創作者曾文章的作品《微風東港》(上圖)、美國國際風動藝術大師安東尼·豪伊創作Howe在全臺唯一一件的公共藝術《風之漩舞》。(屏東縣王船文化館提供)

Daniel Wong專爲東港創作的藝術作品《風動東港》。(屏東縣王船文化館提供)

位於屏東縣的「王船文化館」,是臺灣首座以迎王祭典文化爲主題博物館,2024年落成啓用,全館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巡狩」、「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五大主題展示,並典藏一艘由在地國寶級師傅親手打造的王船,透過沉浸式體驗,近距離認識王船的歷史脈絡與技藝傳承。

潔白的館舍主體建築以船形與海洋爲意象,連結東港在地特色,在屋頂上方設計象徵王船靈魂的龍目,下方則巧妙運用海洋元素,以海浪般的曲線,承載永不停息的文化精神,並引入自然風與遮陽系統來減少耗能,是會呼吸的永續建築。

王船文化館所在位址是東港都市計劃「機九用地」,原爲臺鐵局東港火車站,在車站廢止移除後,爲了提供民衆更舒適便利的洽公與文化環境,政府機關在該處陸續規劃興建東港鎮公所、東港地區縣屬機關聯合辦公大樓、東港轉運站、立體停車場、王船文化館及社會福利綜合館等各項公共建設。

東港因位於海港的地理優勢而興盛,海洋提供東港滿溢的養分和能量,歷代居民傍海維生,並以海洋發展出獨特的生活風貌。故位於「機九用地」的公共藝術計劃設置主題訂爲:「風‧Donggang」,取自諧音「風動感」,意喻東港造船技藝與航海技術等無形資產,同時也具有風起揚帆出航的漁村生活記憶。

該計劃期許公共藝術能呈現討海人航行時,海上波光繽紛錯落、風浪洶涌澎派的風動藝術裝置,向孕育東港的這片海洋致敬。

該計劃邀臺灣知名設計師Daniel Wong、屏東在地資深藝術家林壽山及曾文章規劃創作共3件公共藝術,同時也邀美國國際風動藝術大師安東尼·豪伊(Anthony Howe)參與,創作Howe在全臺唯一的公共藝術《風之漩舞》,透過藝術搭建屏東與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樑,讓風、光、海洋與地方文化共鳴。

東港機九公共藝術設置計劃的四件作品,不僅透過視覺饗宴展現出東港風、光與海洋的地方特色,更是人文與自然共鳴的藝術盛宴。藝術家們以創作重新詮釋東港的自然元素,期待作品能喚起更多人對於環境與自我連結的深層思考,民衆可前往現場見證藝術在屏東與國際間的對話,感受風與光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