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傳憶.傳藝」 高史博開啓在地文化與青年的對話

「傳憶.傳藝」 高史博攜手雄女左中開啓在地文化與青年的對話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爲讓青年學子更加親近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於2023年與高雄女中114級、115級「藝術柯南」特色選修課程合作,邀請八組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參與課程,雄女師生透過參訪、示範講座及訪談,以保存者的人生故事爲題創作繪本,在2日發表作品成果,並與到場的保存者與觀摩的左營高中一起分享。

永興樂皮影劇團張新國藝師解說臺灣傳統武生戲偶的結構與操作技巧。(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提供)

「傳憶.傳藝──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課程共執行二期,邀請永興樂皮影劇團(皮影戲)、陳嬿朱(南管)、馮進興(傳統彩繪)、鼓山地嶽殿吉勝堂(八家將)、美濃客家八音團(客家八音)、陳志良(糊紙)、錦飛鳳傀儡戲團(傀儡戲)、蘇榮仁(傳統彩繪)等八組保存者,分享藝師習藝到傳習的生命歷程。雄女學生以新世代觀點融會保存者訪談內容,將保存者轉化成可愛、生動的二次元角色,一方面傳遞該文化的意義和文化底蘊,同時傳達保存者對技藝的熱情與使命。

南管保存者陳嬿朱示範響盞樂器演奏方法。(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提供)

高雄女中校長鄭文儀在成果發表會上表示對於學生的作品感到驚豔,提到課程除了結合新課綱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要發動者,訓練發現問題、邏輯推理、溝通表達之外,更與社區結合近距離與藝師保存者互動,未來期盼和左營高中有跨校合作機會。

藉參觀傳統彩繪保存者馮進興工作室,認識門神作品及傳統彩繪金漆技巧。(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提供)

左營高中圖書館主任洪親慧提到左中課程是兩校都是地方學的課程,左中課程是校訂課程,已執行五年,秉持走踏地方感受土地生命力,期待兩校學生互相觀摩與學習,認識彼此。

客家八音保存者美濃客家八音團謝宜文藝師示範八音樂器。(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提供)

高雄女中指導老師劉癸蓉指出,在這過程中感受到同學們的用心和付出,感謝高史博藉由館學合作讓大家更加認識高雄文化。雄女學生則覺得透過這次課程不僅對高雄無形文化有更多認識,也因此想要進一步瞭解並引以爲傲,很謝謝藝師們用心分享,傳承珍貴的傳統文化。而保存者對成果十分感動,認爲同學們不只清楚地講解與詮釋各個傳統文化,更透過她們的視角呼籲傳承的重要性,皆認同這是很有意義的課程。

參觀高史博紙墨傳神工藝特展,糊紙保存者陳志良藝師介紹糊紙作品。(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提供)

高史博代理館長李旭騏表示,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已登錄37項47位保存者,期許高史博作爲大衆認識高雄城市的窗口,不僅典藏文物、推廣高雄學,更持續蒐集高雄常民故事,藉由高史博九場館、大高雄歷史常設展、高雄文獻中心及各類型線上資源,提供全體市民、各級學校與社區單位運用。邀請大家在新的一年走進高史博,親近大高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