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要開放應先「強身固本」

李武忠

日昨天馬總統在接見「全國模範水利小組長代表時,再度以當初外界也憂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會導致臺灣農業崩盤,但是事實證明臺灣農業不但沒有萎縮,反而更加興旺爲例,強調要提升農業競爭力需要「適度」開放,爲未來國際經貿談判可能開放國內農產市場埋下伏筆。除了對於怎樣開放纔算適度,外界多所質疑外,該談話明顯忽略了在當前臺灣農業面臨農村高齡化(年青勞動力不足)、耕地規模小、生產效能低落、產銷嚴重失衡、天然災害頻傳、優良農地流失、農業生產環境惡化等諸多問題,應該以「強身固本」爲先,再來談開放問題,不能本末倒置!

當初在面對WTO入關談判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讓政府相關機構可以對農業各部門可能遭受的影響做深入的探討,提出完整的應變對策(包括:獎勵休耕、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強化農業競爭力、推動農民福利措施等),並於事前(民國78年)即設立「農產品進口損害救助基金」,用以實施先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措施及救助來降低入關後的衝擊,政府積極作爲相當程度降低農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慌,穩定了農民生計和農業生產意願;加以自2002年杜哈回合談判展開以來,談判進程一再落後(如2003年坎昆部長會議受到農業議題影響,因各方陣營立場差距過大,導致談判破裂),對於農產品關稅調降、農業國內補貼削減,以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議題(即工業與漁產品關稅調降)各國立場歧異爭議未除,談判沒有進展,相對降低原先預期WTO可能帶來的影響力所致,後續發展更需要提高警覺,隨時戒備。事實上中國並未針對臺灣不符合WTO規範之作法(如限制中國830項農產品進口)提出抗議要求仲裁

而各國爲了降低杜哈回合談判失敗的負面衝擊,勢將加速推動雙邊與區域貿易協定如自由貿易協定(FTA),也給外交處境艱困的臺灣帶來更大的壓力。未來無論是與各國洽籤FTA或加入TPP,以目前政府的態度與做法,臺灣農業都很難不會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嚴重程度不亞於WTO,問題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魄力去做必要的調適,來降低對農業的不利影響;特別是未來臺灣需要建構怎樣的農業規模和經營形態,才能夠在貿易自由開放的現實下,不僅能鞏固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還能反守爲攻,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政府相關部門是否已經有完整的備案攸關臺灣農業未來的生存發展,農民應該要予以關注。政府若真的能夠透過政策實施,讓臺灣農業茁壯,屆時又何懼國外廉價農產品的競爭。這些恐怕纔是馬政府要開放國內市場前,必須要優先解決的課題

然而檢視目前政府所研擬因應對策,幾乎沿襲自日本的作法,很少根據本土農業特性、市場需求民族性等所制度定出來具獨特原創性政策,缺乏「亮」點,效果令人存疑。固然臺日在農業發展背景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小農耕作模式、境內農業資源有限、生產成本高昂、以稻米爲主要糧食作物、糧食需仰賴進口等,但是由於國情、民族性、制度、行政效能等不同無法完全「移植」,何況沿用別人辛苦研發成果表面上看起來既省時省力,又可以立即展現若干成果,但是這種凡事等待的錯誤思維和做法,長期累積下來往往會磨損臺灣農政人員的創造力積極性,也讓農民對政府施政能力沒有信心,無法齊心來抵禦外強。要讓農民看見希望臺灣農業部門需先自我改革,打破同質性過高的「狹隘式」決策模式,廣納多元的意見。重點是我們的官員有這樣的雅量與睿智嗎?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