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李棟)2023年長江干流、鄱陽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相比於2018年提升了2個等級;赤水河完整性指數已經恢復到“良”的等級……近日,在農業農村部召開的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工作會議上,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沿江各地、各部門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系統實施保護修復措施,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監測顯示,2023年,長江干流監測點位單位資源量均值達到了2.1千克,長江流域監測到土著魚類227種、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分別比2022年增加了16.7%、34種、3種。2022年,長江江豚種羣數量達到1249頭,比2017年增加237頭,實現了止跌回升。
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對長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對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上述負責人介紹,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呈現保護意識不斷增強、魚類資源量得到較快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有所提升、棲息地修復工作穩步推進等特點。
業內專家表示,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保護成效初顯,但不能放鬆懈怠,須保持定力、久久爲功。多部門聯合印發的《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對全面實施十年禁漁提出了具體目標和要求。一方面,要不斷鞏固提升退捕漁民就業質量,確保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另一方面,要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加大對非法捕魚的打擊整治力度,斬斷非法產業鏈條。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門將加強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推動落實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旗艦物種拯救行動計劃;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在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實施一批保護和修復工程,推動各地抓緊謀劃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河湖水系連通修復方案,推進重要棲息地的保護修復;科學實施增殖放流,優化放流種類結構、規範民間放生行爲、加強放流效果的評估,不斷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