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麪巷 民國風光──大雜院裡鄉愁百味(上)
50年代東門城。(作者提供)
老王記小館舊菜單看板。(作者提供)
50年代東門市場一景。(作者提供)
50年代東門市場內老王記小館。(作者提供)
革命的背影
話說從前的臺南縣鄉下有個五百多戶的大眷村──影劇三村,村子裡有個大嗓門的怪爺爺。
這梅爺爺個性直率剛烈、愛憎分明,遇上不滿意的便當面斥責、不留情面,村裡誰對他都不免又怕又敬。敬的是老人家極好學,天天黎明即起寫大字、扭開收音機學日文。國學底子深厚,嗜讀政治、軍事、戰爭和古典文學。還疼小孩,特別是自家的孫子輩,老讓他們上村裡張家小舖賒帳買零食、買包着酸梅的大圓圓糖。「去買去買 ! 籤一千籤一萬,有爺爺來還。」
大熱天的,老爺子上身赤裸、下半身着半筒褲,拿起柺棍來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彷彿有訴不盡的興亡感慨。村人說那是革命的背影。
梅國石志士,湖北黃梅人,生於民前十八年(1893,光緒19年,與宋慶齡、毛澤東同年),十五歲以博士弟子員資格就讀湖北普通中學堂,因痛恨清廷腐敗,遂與同學發起「救亡社」,積極鼓吹革命。辛亥年(1911)陽曆十月十日,正值其十八歲生日當天,武昌起義爆發 ! 先生毅然加入獨立學生軍,守備湖北藩庫,維持革命戰果。民國肇建,獲副總統黎元洪賞識,選送保定軍校第四期深造,分發第三期廣西學長寢室,與白崇禧睡上下舖,建立深厚情誼。
民國十三年隨孫中山督師北伐,六月黃埔軍校(後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出任中校教官,與周恩來等人同事。民國十五年再隨校長蔣中正率軍北伐,此後歷經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民國以來歷次重大戰役,先生可謂無役不與。內戰期間任職廣西綏靖公署少將高級參謀,之後轉進越南,民國四十二年方以富臺計劃返臺,勉扶病軀與家人團聚,旋申請除役獲准。
這位好拿大碗公吃飯、最愛家常大肉丸的梅將軍畢生以清剛風節自勵,將一身的革命情操,盡付與後輩兒孫。長子孟晉,黃埔十五期;次孫悟軒,陸官四十三期。而梅家有兩位姑娘,先後遠適新竹金城新村,牽繫出一段段黃埔子弟的因緣。
■那些年的黃埔子弟們
先是次女梅雙珍,與湖北應城程仲宇上校(黃埔十六期)結爲連理。接着她又巧扮紅娘,爲視如己出的大姪女(梅將軍長孫女)淑慧,相中了同村青年軍官張蘭澄。
張蘭澄(陸官卅七期)的父親張聯枝將軍(黃埔十期),民國元年生,河北武強人,軍校畢業後至部隊任官,抗戰中曾參與石家莊、武漢等重大會戰。後隨陸軍大學遷至新竹市東門國小,民國四十年陸大畢業後跟着部隊四處移防,夫人則帶着孩子們賃居新竹。民國四十七年金門爆發八二三砲戰,張將軍時任少將副師長,浴血沙場。在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安定軍心的指令下,次年金城新村建成,張家這才安家落戶。
順帶一提,張家仨子女皆以出生地命名 : 老大蘭澄,生於江蘇江陰,江陰簡稱「澄」;老二蘭埔,廣州黃埔;三女誕生於新竹,芳名自然是蘭新了。如此命名,常蘊含家族遷徙的路線,或父祖戎馬轉戰的標誌,最後落地生根、安居寶島的烙印。如此命名,成爲彼時眷村或外省第二代子女身上,常見的生命密碼,深具時代意義。(不妨再猜猜風城其他人名 : 鄔滬生、吳穗賢、李臺生、楊鳳愚、劉金屏、李新生、王思新、郭竹源、魏竹秀......)
在新竹除了關東橋部隊和金城新村,梅教官不知道他的黃埔學生們(識與不識或教沒教過的),還分別落腳在育樂巷、陸軍眷村,以及縣黨部大雜院的裡外周遭。
張燈結綵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
光復後的大新竹縣延續日治時期新竹州的版圖,因幅員廣闊,縣治且一度遷至桃園鎮。這幢歐洲古典樣式的紅磚建築配置羅馬式的拱門入口,氣派莊重典雅,頭上卻戴着日本式黑瓦的帽子。昔日的新竹市役所,改設爲中國國民黨新竹縣黨部。入口拱心石原與上方綴有緞帶捆綁的花冠環組合成火炬,隱喻軍國主義之勝利,業已改換成青天白日國徽。
張世勳,民國五年生,出身湖北漢陽。黃埔十六期畢業後奉派籌組湖北地方團練,任中校團長,積極抗日。勝利後返回武漢,購置一間相館一爿紗廠,決心實業興國。誰料赤禍襲來,一次僥倖躲過共黨對地主與資產階級的搜捕,連夜孤身潛往香港調景嶺。做了兩年苦工之後,纔得到舅舅協助,渡臺成婚,另開人生新頁。
他的眷舍分配在北大路育樂巷,每天騎腳踏車往市中心的縣黨部上班。隔壁鄰居、神秘的黃埔前期生鍾將軍由情報系統轉任縣黨部顧問,偶爾同他一道上班,午休時兩人習慣回家吃家常飯菜。渾不知縣黨部後方的大雜院與長巷周遭,已然四面移民雜處、八方風味雲集,更不曉得有位黃埔學長,在此賣起了牛肉麪。
■縣黨部大雜院
民國卅八年,四川江津來的文相如流落風城。他本是黃埔早期軍官,畢業後隨部隊南征北討,來臺後這烈性的矮漢子竟一氣銷燬軍籍、勳章、黨證等所有資料,更拒領退休俸,立志一切從頭再起 !
他寄身中正路美乃斯旁一條狹長蜿蜒的活巷中,這裡地處鬧區,周邊機關林立,商肆密邇,巷內又有縣府宿舍、黨部單身宿舍。奔國府遷徙而來的大陸移民,一時苦無棲身之所(包括擠不進眷村或各種公家宿舍),多有在此搭棚做起小營生的,或竟加蓋木屋臨建,一家老小、同鄉袍澤皆隨遇掛搭過日子。除了南腔北調、東酸西辣,活脫脫一處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北平胡同大雜院。
這些年來文相如蹬三輪、打零工、賣枝仔冰,成了沉默寡言、謎一般的人物。夜裡下工他從東門城沿着護城河走回,經過那一排鐵路局高級宿舍,一幢幢日式木造房舍還帶着小花園,此時炊煙已散,笑語歡聲仍在。真想家呀 ! 走到巷尾的復興小吃店,江蘇鹽城解根山一家開的,找來一批北方老兵幫忙,賣燒餅、油條、鍋貼、蛋餅、豆漿、水煎包,樣樣是做工紮實、美味道地的早點 ! 隔街對面是記者公會,沿牆一溜兒都是他們蘇北老鄉的小食攤 : 陳步彥的蟹殼黃和甜、鹹燒餅;斷手老王的火燒、槓子頭;杭正富的水煎包。進巷右手邊兒是小北平,河北老塗夫妻倆一手好廚藝,早上賣豆漿朝食午晚賣各式炒菜飯面,前陣子首開風氣添了女招待,生意愈加紅火 !
吃歸吃,他同這票人攪和不到一起。聽說老解和那些同鄉(包括那個會武術、後來到錦華市場開王記酥餅的王壽元)抗戰時投身「海上龍王」高大隊長麾下,戰時遊擊平時劫掠,搶劫倒比抗日多,這羣四海爲家的散兵遊勇好吹噓、好場面、好講江湖義氣還好賭,說白了就是匪氣十足 ! 他在麻將聲中掩耳快步通過。
接着是賣海鮮、客家菜的客婆樓。斜對過縣府彭科長家傳來一陣陣琅琅讀書聲,間雜着繡學號的織機聲,聽說客家人課子甚嚴,看來不假。拐彎處有間上海生煎包,油豆腐細粉、生煎包一干江南細點那叫油滑爽口、芳香醇厚。老姚浙江紹興人,娶了個客家太太,一輩子勤勤懇懇,活到九十歲了還在幹活。
對面是老張的大陸春,專賣生牛肉,後來也經營麪店和便當生意。旁邊是陳家炸油條,全盛時幾乎供應全市早餐店所需。店前有老丁燒餅的攤子,老丁早上在這支起內糊紅土的大油桶,炭火烤出來的燒餅和蔥油餅,都是層次分明、噴香四溢。
再往前走,是本地泉州人吳家經營的紅木早餐店,賣自家磨製的香濃豆漿,搭配躉自巷內的陳家油條、老逄山東烤餅,生意不惡。別看這海軍退下來的老逄整天「狗日的」、「狗日的」亂叫,那一手菱形貼爐燒餅卻是道地正宗。
而這些都不是他鄉愁的味道。(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