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爲王、科技爲媒、渠道制勝,文化市場“守正創新”的正確打開方式
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投入資金持續增加、表演團體和演出場次連年遞增。國家統計局2024年9月公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3913.3億元,比2012年增長72.5%;2023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7781個、共演出254.2萬場、觀衆達9.0億人次。
大量資金投入爲表演團體以及文藝工作者們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了經濟保障,同時優秀文藝作品的集體涌入又會進一步激發文化市場活力,反哺文化市場繁榮。
談及文化市場,它的繁榮發展永遠繞不開“守正創新”這個主題。無論文藝作品還是文化空間,無論內容建設還是傳播渠道,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道路上傳承,是文化建設步入良性循環快車道的最佳打開方式之一。
內容爲王,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離不開作品本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離不開臺上演員全情投入的精彩演繹,同樣也離不開主創團隊守正創新的精妙設計。由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和北京京劇院共同創排的新編京劇《心願》在國家大劇院登臺首演後反響熱烈。作品以音樂家林大林回憶自己童年經歷爲背景,講述了九歲的烈士遺孤林大林加入少先隊,戴上紅領巾前後所發生的故事。作爲一部難得的少年觀衆愛聽愛看的京劇作品,新編京劇《心願》可圈可點的亮點太多。
在整部劇的唱腔設計上,作曲家朱紹玉在保證不失京腔原味的基礎上,頗費心思:他將父母與孩子的說話方式、語調、口吻融入到唱腔設計中,同時結合故事本身,把《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旋律嫁接融合到主題曲中,使其更貼近現代表達。
除了京劇藝術的創新,以兒童視角講好紅色故事也是該劇一大特色。“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嘗試和探索”,中央戲劇學院國內合作與交流處處長、一級編劇林蔚然說。林蔚然此前在北京京劇院工作過3年,與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也有過合作,“此次再續前緣,對我而言情感上有很大的滿足。雖然以前我也寫過京劇劇本,但都是合作完成,此次獨立寫京劇劇本還是第一次”。《心願》原著電影劇本距今已十數年,作爲該劇編劇,林蔚然在創作上進行了全新探索:“劇本採用了以人物寫人物的心理線索和心理空間,節奏也會比較快,這一點跟傳統戲不一樣。因爲有很多主人公自身的想象空間,所以最終呈現上會有很多有趣味的部分在裡面。”談及創作感受,林蔚然表示,即便回望童年的某個時刻,有遺憾或孤獨,但如果都能跟着《心願》一起成長和圓夢,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希望不管是成年觀衆還是兒童觀衆,他們能有很愉悅的觀劇體驗”,林蔚然補充道。
科技爲媒,爲好內容插上騰飛翅膀
現代表達一直是文化市場,尤其是傳統文化市場尋求突破的關鍵點。如今,現代的表達不僅僅侷限於內容層面的創新,同時也更依賴於表現形式的創新,尤其是藝術與科技的相互交融,更是爲文化市場的現代表達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國家大劇院與中國戲曲學院共同主辦的“2023年中國文聯文藝理論研究重大課題《新時代戲曲數字化創作研究》結項研討會”上,由國家大劇院出品製作的京劇《白蛇傳》就充分運用數字技術進行了大膽創新。例如,劇中既有主題音樂設計和閃回情景的鋪墊轉換,又有端陽歌和幕間音樂的編配,巧妙改變了傳統的緩鑼換場,使劇情推進更加緊湊。
作爲第一部AI元素與京劇結合的電影,京劇電影《大唐貴妃》既有梅派京劇古典美,又不乏現代審美意識,整部影片中AI特效將佔到80%。11月10日,電影《大唐貴妃》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開機,電影導演梁山以“在天願爲比翼鳥”模擬AI運用場景。據瞭解,AI除了輔助前期創意,配合搭建整個故事的美術概念外,還主要配合美輪美奐的大唐宮殿,上天入地的場景等特效製作。
開場科技感滿分的還有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編劇的大型原創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該劇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數字與藝術的結合。60米長的高色階升降大屏、15米高紗幕投影佛造像、700餘盞舞臺燈光、7路威亞等專業設備讓這部劇未演先火。爲了表現在古與今、中與外、新與舊的時空穿梭,該劇把二維動畫、3D特效和視覺影像、即時拍攝融合在一起。據悉,12月7日至9日,這部作品將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與廣大觀衆相見。
渠道制勝,演繹新空間的N種探索
據2024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發佈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趨勢報告》,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74億,網民使用率爲98.3%,網絡視頻和網絡音頻年度付費用戶分別達7.32億和1.82億。2023年,網絡視聽市場規模約爲1.15萬億,首次突破萬億。在網絡視聽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下,文化市場也打破了傳統演繹空間的限制,“轉戰”線上。上文提到的即將於線下跟觀衆見面的中國國家話劇院大型原創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就將運用全球線上演播,4K錄製、超清數字影音技術和流媒體傳輸等領先技術開啓“第二現場”。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於2024年6月發佈的《2023年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3—2024)》,2023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的市場營收規模達到了2095億元,較2022年增長了5.15%。直播與短視頻行業也是演繹新空間拓展的表現,這不僅打破了舞臺邊界,也極大拉近了演藝人員與受衆之間的關係。北京京劇院多位優秀青年京劇演員就通過開通抖音、快手等賬號,以唱京劇、教戲文、演繹京劇變裝等方式收穫了大批忠實戲迷。
另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信息採集平臺數據監測和行業調研綜合測算,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739.94億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29.30%,達到歷史新高。演出市場的繁榮自然離不開演藝新空間新業態的進一步打造,品牌聯名、沉浸式演出、快閃概念店、文創市集、線下展覽、創意工坊、文化座談等成爲當前各大劇場劇院拓展演繹新空間的形式選擇。例如近日,作爲“曼舞中軸”東城舞蹈文化之旅的重要活動板塊,東城區委宣傳部結合“舊書新知”與吉祥大戲院聯手推出了“舞秀東城·書香流轉”舊書換咖啡活動。據瞭解,活動將持續至12月下旬,期間,觀衆、讀者可攜家閒置的二手圖書到吉祥大戲院戲曲主題咖啡“吉祥咖啡·點絳脣”換取舞蹈之旅專享咖啡。舊書與戲曲咖啡的互換,既促進了書籍的循環利用,也提供了以書會友的全新平臺,還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更多觀衆關注戲曲文化,進而反哺戲院演出市場。
無論是傳統與現代的創新碰撞、還是科技與經典的有機結合,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都爲文化市場的“守正創新”帶來了全新機遇,“內容爲王+科技爲媒+渠道制勝”的組合拳也必將成爲文化市場探索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
文/張靜芸 編輯/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