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4種瀕絕珍稀保育魚種有成 將回放溪流存續保全魚種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取得共識,將使瀕絕珍稀保育魚只能迴歸溪流,建立穩定存續族羣。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針對目前溪流水系中的巴氏銀𬶋、陳氏鰍𬶍、溪流細鯽及臺灣副細鯽等保育類淡水魚,面對棲地干擾頻繁造成活動水域惡化,同時也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經跨域合作平臺討論後,達保育初步共識,將在臨時庇護所繫統及人工照護技術健全後,使魚只能迴歸溪流,建立穩定存續族羣。
南投分署指出,目前在烏溪或濁水溪流域自然分佈範圍內,已發現擁有瀕臨絕種的巴氏銀𬶋、溪流細鯽,以及珍貴稀有的陳氏鰍𬶍、臺灣副細鯽等4種淡水魚,均屬保育類野生動物,已將轄內烏溪流域(中上游及貓羅溪支流段)畫爲保育軸帶,並將分佈於烏溪流域的巴氏銀𬶋、陳氏鰍𬶍及臺灣副細鯽列爲關注物種,推動保育重點工作。
分署長李政賢表示,日前召開「113年烏溪水系淡水魚保育跨域合作平臺會議」,除與專業團隊合作調查監測族羣狀況、並適時進行魚只搶救外,也積極規劃推動庇護池系統及潛在合適棲地評估等工作,以保全魚種存續,針對目前溪流水系中的巴氏銀𬶋、陳氏鰍𬶍、溪流細鯽及臺灣副細鯽等保育類淡水魚,保育方向已達初步共識,使魚只能迴歸溪流,建立穩定存續族羣,以解除其分佈範圍受限又面臨棲地擾動劣化及極端氣候的威脅。
李政賢說,特別是瀕絕的巴氏銀𬶋主要生存在烏溪流域中下游,因受到棲息地縮減、破壞與人爲干擾,差點從臺灣水域消失,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和地方2年前發起搶救運動,整合跨域力量並協調分工,在臨時庇護所繫統及人工照護技術健全後,目前讓族羣數量已恢復到800多尾,後續將積極推動域外回放魚只,視天然棲地水體狀況回放,爲巴氏銀𬶋開創一線生機。
瀕絕的巴氏銀𬶋在臨時庇護所繫統及人工照護技術健全下,目前讓族羣數量已恢復到800多尾,後續將推動域外回放溪流。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