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唯一錄取的女孩被舉報了,讓我不寒而慄

每當錄取季,那些進入名校孩子的個人信息和背景就被扒皮得滿天飛。

然而,隨着升學競爭激烈的加劇,有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文化正在加劇:舉報的濫用。

最近刷屏的MIT早申錄取學生被網暴的事件,就是其一。

她是今年大陸高中拿下MIT的3枚錄取中唯一的女孩,媽媽驕傲地發了朋友圈,沒想到截圖被瘋傳,一些內容引發質疑、網暴,甚至有人說已經舉報要求MIT撤銷offer。

因爲影響面太大,女孩在知乎寫了長文解釋、澄清和迴應;同學和老師也站出來留言佐證她的優秀,有知情人說校內無人舉報。

不過,風波並未如願平息,仍在發酵中。

這並不是個案。

光曝出來的,每年都有學生被舉報,今年哈佛也出了一個舉報的鬧劇:

有學生髮了朋友圈慶賀被錄取,經人提醒才發現是假的,是曾經舉報自己的同學特意註冊了假郵箱發來的。

當一個學校都能有好幾十人同時早申同一所名校,名額縮減,每個同學都是競爭對手。這就讓升學越發成爲一場有你無我的零和遊戲。

加之國內造假頻出,誠信崩壞,信任幾近於零。我相信,學校也會支持有證據正義的舉報,千萬不能靠捕風捉影,就拿一個孩子的前程開玩笑。

北大教授錢理羣老師多年前說過關於精緻利己主義主義者的那一段話,至今仍振聾發聵。前幾天跟一位名校教授朋友聊起來,他說:

「這一代孩子都拋棄了精緻的外皮,更像粗鄙利己主義者」。

想起前不久上海初中投毒案,更加令人不寒而慄。

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同齡人產生攻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嫉妒。嫉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爲什麼會走到了現在這樣極端情況呢?孩子們都是社會、家庭的影子,成年人要如何負起責任呢?

在青春期這個特殊階段,嫉妒如何更容易讓孩子陷入攻擊的泥沼?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對於青少年的人格發展來說,父母和同齡人二者之中,誰的影響更大?

主流心理學研究過去認爲是父母。

但自從那本《教養的迷思》火起來以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可,同齡人對孩子的性格、行爲影響(以及基因),其實是大於父母的。

「在家裡學的東西與外面的世界無關,當他們邁出家門,便馬上將這些東西拋在腦後」。

而這種同伴影響,在青春期更加強烈——

朋友開始比父母重要,渴望有歸屬感,與同齡人的人際關係決定着自己在這個羣體中的形象、地位。到了青春期,一種新模式的歡迎度愈加凸顯,它更加強調了地位、權勢和身份,甚至在社交平臺上被點讚的數量,讓人們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學習好不一定受歡迎,但性格好、社交能力強、左右逢源的人,一定能成爲班裡的紅人。

對於青春期心理的研究也表明,如果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健康、親密的友誼,對於孩子的自我認知會有相當積極的好處。

但硬幣也有另一面,對於友誼和人際關係的重視,往往會讓人患得患失,也會成爲被他人傷害的利劍。

已經有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之間的負面行爲和攻擊,與嫉妒相關。

嫉妒在青春期達到頂峰。

賓大心理學副教授傑弗裡·G·帕克博士曾對500名5-9年級的孩子做過調查,讓他們回答27個關於友誼和嫉妒的問卷。比如,「當你最好的朋友與別人一起出去玩,你會是什麼感受」、「你是否對自己的朋友有佔有慾」等。

結果發現:

嫉妒導致青少年的孤獨感;

自我價值較低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嫉妒的影響;

嫉妒的青少年既有身體攻擊性,例如毆打或推搡,也有隱性攻擊性,例如對朋友實施冷暴力;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嫉妒同伴,因爲女孩比男孩更期待朋友的友善、忠誠、承諾和同理心。

嫉妒是青少年中非常正常、普遍的情感,一篇發表於2017年的論文,據我所知是學術界第一篇專門研究青少年嫉妒心理的研究就發現:

嫉妒情緒如果不走向極端,其實對青少年的情感體驗也有一定的益處。

研究人員在荷蘭對近100名14歲左右的青少年進行了體驗抽樣,在2~6周的週期中,跟蹤記錄青少年的情況,得出了幾個很有用的結論。

第一,嫉妒也可以被理解成一種有用的情緒,去幫助青少年適應環境、適應他人。

因爲嫉妒往往來自於社會比較,當青少年把自己和同齡人比較,並且獲得積極的結論時,就能夠提升他的安全感。

而這種比較,也能幫助青少年去調整自己的行爲,激發努力的動力。

第二,90%的孩子經歷過嫉妒,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會走入嚴重嫉妒。

個體差異性對嫉妒的影響非常大,有的人無論其他條件如何,就是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嫉妒,且可能不會隨着年齡增長有太大的好轉。

研究發現陷入嫉妒狀態與個體的極度傾向相關性最大(0.48),與個體是否在與他人比較中落入下風的相關性幾乎只有一半多(0.27)。

換句話說,有的人無論其他條件如何,就是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嫉妒,和外部環境或者所處集體的關聯度相對沒有那麼大。

而那些有強烈嫉妒心的人,隨着年齡的增長反而也可能更加嚴重。

第三,通過引導可以削弱嫉妒帶來的負面影響。

攀比比較在青少年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可以大致分爲向上,平行和向下攀比。

越是向上攀比,越容易產生嫉妒。越是向下攀比,越不容易產生嫉妒。

而且,絕大部分的嫉妒都是情境性的,也就是在某種環境或者狀態中,會有或強或弱的嫉妒,當脫離了那樣的環境或者狀態後,嫉妒會明顯地緩解甚至消失。

所以,對於那些原本就易嫉妒的孩子而言,不要天天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否則就會帶來過多的向上攀比,最後走向過度的嫉妒,導致過度的攻擊性或者消極的自我評價。

第四,網絡是嫉妒的助推劑。

一個人獨處或者和信任的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是最不容易嫉妒的時候,一個人和同輩在一起的時候,更容易嫉妒。

網絡環境比線下見面,更容易引發嫉妒。

有很多研究都表明了,越多使用互聯網,尤其是類似於Facebook這樣的社交媒體平臺,越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嫉妒。

社交媒體平臺總是在給青少年展示他們錯過的東西,這種展示是持續性的,不間斷的,青少年不斷曝光在這種「錯過」中。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上的他人是失真的,青少年會看到對方「永遠快樂」的生活,和自己的實際生活作比較的時候,非常容易引發不平衡,導致嫉妒。

互聯網對嫉妒的影響,在年齡越小的青少年身上越顯著。

嫉妒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分爲兩種:

一種是向內,對自己不滿,苛責自己,引發焦慮、抑鬱傾向等;另一種是向外,將矛頭對準嫉妒的對象,討厭、仇視對方,做出一些傷害對方的行爲。

研究還發現,青春期+女孩,相當於buff疊滿的炸藥桶,等嫉妒情緒積累到臨界點,一碰就炸。

正如《女孩的地下戰爭》一書所發現,在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優秀到360度無死角的女孩——長得好看,成績好,性格受歡迎,多才多藝,渾身挑不出毛病。

但在同齡人女孩羣體中,這類女孩都被扣上了一個共同的名字:「自以爲了不起的女孩」。

哪怕這個優秀女孩什麼都不做,都會成爲被攻擊的靶子,理由聽起來都有些荒唐:

「她認爲自己比我們所有人都好,把其他所有人都比下去了」。

「她就是想傲慢地炫耀,覺得自己很漂亮,很受男生歡迎,總有一大羣人和她玩兒」。

「大家就是想把這種女孩擠走!」

而女孩之間嫉妒帶來的攻擊,基本都是隱性的。

她們非常擅長孤立、暗搓搓說壞話、傳謠言,或者表面上相安無事,但只和別人聊天,偏偏把你排除在外,讓你感受對女孩來說最可怕的孤身一人。

有被攻擊的女孩說:「她們之間交換一個眼神,就足以讓我渾身冒冷汗」。

而更加極端的隱秘攻擊,最近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了,讓一個原本擁有大好前程的優秀女孩,因爲嫉妒者長時間靜悄悄的下毒,承受了長達三十年的身心痛苦。

爲什麼嫉妒帶來的攻擊總是暗搓搓的?

最大原因就是,社會、家長、老師從小就告訴孩子,「嫉妒是不對的,是應該羞恥的,你如果產生嫉妒情緒,你就是一個壞孩子」。

規訓消除不了人本性中的攻擊性,只會促使孩子將它轉向地下。

別說孩子了,很多成年人都會爲此困擾,難以自處。

不管是對我們來說,還是對孩子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將情緒擺上檯面,告訴孩子,我們是人類,是羣居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嫉妒、比較和焦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如果你小時候也有嫉妒相關的經歷,不妨大大方方講給孩子,當他們發現爸爸媽媽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有可能更公開地分享出來。

而如果被嫉妒裹挾,沒有在青春期得到疏導,未來會長久與這種情緒做鬥爭,陷入攀比的漩渦中。

其實,隨着評價體系的越發多元,以及自我內在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強化,嫉妒也會隨之而減少,甚至消失。

不過,最無能爲力的是,孩子是家庭的影子,更孕育在社會文化中。

在追求名校的「優績主義」成爲唯一正確的當下,許多人把「走捷徑」當成一種能力,可以預料的是,惡性競爭事件越來越多,同輩壓力會越來越大,也導致所有中國學生誠信度越發崩壞。

別忘了,當凝視深淵太久之時,深淵也正在一點點吞沒我們。

本文系授權 發佈 , by 卷卷兔,From 穀雨星球,微信號:guyujihua2021,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