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談日貨,日本的民族把一些事都做到極致,但我們並不能如此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世間的任何一件事,保持一份崇敬和認真的態度,纔有可能做好,對於一個人是如此,對於一個民族,亦是如此。

提及日本產品,映入我們腦中的第一印象便是"極致",美觀、實用、便宜,這些標籤印刻在人們的心中,讓我們愛不釋手,同時也對這個民族產生了好奇,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份"極致"的?我們歷史久遠的千年文明,也有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文化根源,爲何我們做不出這份"態度"。

馬說日貨,精益求精

馬未都對於日貨的評價,鞭辟入裡,入木三分,"是細節支撐這個商品的存在",仔細體會,確實有幾分道理,美觀實用、功能周全,給人一種確實好用的舒適感,大多數的日本產品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將美學、心理學與現代科學融爲一體。但他也說:日本的民族把一些事都做到極致,但我們並不能如此。引人深思。

雖然我們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感情頗爲複雜,但商品能做到這份周全,我們也不由得心生佩服。

對於日貨的"舒適感",馬未都也舉了一個汽車的例子,當然,馬未都也承認了日本車"硬度不足"的缺陷,一旦有意外發生,往往是"車禍"的結局。不過人們買車的目的肯定不是爲了碰撞,相反還會很小心的避免,所以在安全係數相對較高的中國城市,日本車的銷量非常可觀。

見微知著,事在人爲,日本商品的"細節滿滿,做到極致"歸根到底還是在日本人身上。

他們能夠挖空心思去揣摩目標用戶的心理,精準的找到商品的定位,儘可能的去滿足人們的需求,也體現在"術業專攻",做一種商品,即使是簡單的醬菜,也會持之以恆地一直做下去,不會"朝令夕改",不會"羨慕旁人",這種"傻瓜式"的堅持,造就了日本商品的精緻的印象,並且在不斷進步,精益求精。

地緣限制,文化導向

這種極致的堅持讓我們看不懂,也不禁會問:他們怎麼做到的?

我們常說,"日本,彈丸小國",的確,總面積相當於我們國家雲南省大小,確實不大,有限的地盤造成了這個的資源十分緊張,更可悲的是,本身屬於島國,與周邊的國家隔海相望,在航海技術並不可靠的時代,想要擴張也絕非易事。

既然如此,日本人便關起門來過日子,在有限的自然資源下,想要生存下來,必須養成"精打細算"的習慣,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長期生活中,這種性格逐漸在日本人的血脈中根深蒂固。

這種出於"節省"的思慮了造就了日本人的精打細算,也造就了日本產品的成功。的確,當你沒有足夠的"試錯成本",那便只能用不厭其煩的思考去提升事件的成功率。

如同馬雲回憶創建阿里一樣,當時與他競爭的互聯網企業都比他有錢,但只有他活了下來,併成長爲今天的龐然大物,原因就在於自己沒有足夠的"資源",沒有本錢,還想成功,便只能拼命的研究客戶,研究對手,每一步都是三思而行。

今天,日本產品主打的競爭力就是"客戶體驗",或許自己的材質的確不如競爭對手,但是我們可以用細節,用設計,用創意,用真誠去彌補,這份極致使人感到滿意,同時價格又有一定的優勢,這使得日本產品立於不敗之地。

日本人的極致還要歸功於一點,那便是文化,也如前文中所講,日本自古便有了"精打細算"的習慣,加以時間的發酵,這種追求極致便形成了一種文化:"匠人精神",人們對於這種"匠人",表示極大的佩服與尊敬,也鼓勵了這種文化能得以延續。

你可以想想看,這種文化所造就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兢兢業業,浸潤於自己的行業裡藝術家,而非商人,那兩者所製造的產品,自然是天上地下,判若雲泥。

追求利益,捨本逐末

我們的文化之中也有追求這種極致的代表,"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早在春秋時期,我們便有了這種細緻的追求,然而今天,我們的產品卻給人少有這種"精益求精"的感覺。有着這樣更加久遠的文化,卻沒有沉澱出同樣的"作品",我們爲什麼做不到?

如今,我們的社會是講求效益的社會,追求"速度",追求"效率",追求"利益最大化","速度"也是我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早先一步比別人做出來,去填補市場空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賺快錢"是大部分中國企業的想法。

在這種你追我趕的較量之中,那些還在精雕細琢、追求細節的"慢步者"彷彿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大部分被歲月的長河所掩蓋,所造成的也是"追求極致"的斷代。

在沒有時間和耐心保證下,我們的產品草草了事,缺乏匠氣,大部分停留在低端的層次。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賺錢本身並無可厚非,而對於如何賺錢,中國人與日本人走向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我們做不到,是因爲我們主動選擇丟棄掉那份"極致"。

我們的影視綜藝似乎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千篇一律的模仿,流量明星加上過度的包裝、宣傳,不再需要精緻打磨的劇本,不再需要反覆推敲的演技,便能大賺特賺,讓人羨慕和嚮往,誰還願意去默默耕耘自己的作品,琢磨自己的演技呢?

整個社會都在這種追逐名利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忙於生計的我們早已習慣於計算着時間成本,計算着自己的得失,我們做不到,也不願去做這種極致。

不過,今天的中國似乎意識到了什麼,開始有了"浪子回頭"的意味,開始宣揚"工匠精神",開始重新拾回那份輕易丟掉的"細緻"。

如今的我們,還無法做到日本的那樣的極致,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歲月的沉澱,需要長期的堅持,需要走出整個民族都早已習慣的"舒適圈",徹底改變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