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目標出現「左右」二字 分析:爲不確定性預留空間

▲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今(5)日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目標增長爲「5%左右」。對於相關經濟目標的表述中多次出現「左右」二字,分析認爲,這意味政策面爲應對未來不確定性預留空間。

這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毛額增長「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標「2%左右」;預算赤字率提升至「4%左右」,將發行1.3兆元(人民幣,下同)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4.4兆元。

路透引述分析認爲,大陸主要經濟目標符合預期,今年外部環境更具挑戰性,但GDP增長目標仍維持在「5%左右」,意味政策將加大對內需的支持,而目標中多個「左右」及「動態調整」等措詞,意味政策面爲應對未來不確定性預留空間。

香港《信報》報導,澳新銀行表示,大陸今年主要經濟目標全部預留「左右」的空間,體現政策的靈活性和積極性並重。高赤字反映穩增長和防風險下財政需求提升,4%左右的赤字率可以應付美國加徵20%的關稅;但後續如果升級至60%,可能還是不夠用,不排除後續仍有調整預算的機會。

▲大陸經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荷蘭國際集團(ING)指出,今年GDP增速目標再次維持在「5%左右」,增速目標很重要,因爲決策者往往高度重視實現這一目標,而且大陸在實現目標方面有良好紀錄。

ING認爲,雖然外部環境更具挑戰性,但重申「5%左右」目標既是信心的體現,也意味今年需要將加大對內需的政策支持,預計今年將看到更強有力的財政政策推動,同時仍要考慮長期債務的可持續性。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表示,通膨目標降至「2%左右」反映更加務實的政策態度,也意味該目標可能更具約束力。財政刺激略低於預期,特別是專項債如今需服務化債、償還欠款、基建項目等多重目標,不過不排除年中視經濟實際情況追加刺激的可能性。

EIU還提到,「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取代「新質生產力」成爲頭號工作重點。消費刺激比較適度,換新補貼則翻倍,但養老、社保方面的提升力度比較有限;大陸全國範圍內的育兒補貼有望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