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臺灣光復細思量
臺澎編入中國戰區第15受降區受降典禮,慶祝臺灣光復。(本報系資料照片)
1946年英國駐華大使館行文我外交部,盼依照開羅宣言,與日本訂立和平條約或其他正式外交手續,確定臺灣主權移轉回中華民國。(本報系資料照片)
光復臺灣就是要恢復《馬關條約》以前的臺灣原有建制──中國的一個省。
其他如中蘇問題,國共問題,都是開羅會議中蔣中正與羅斯福會談之重要項目。據美國國務院開羅、德黑蘭會議專刊載,日本皇室存廢問題一事,羅斯福曾多次請蔣表示意見。蔣主席答:此次日本戰爭禍首,實只有幾個軍頭,應先將他們打倒,至於國體問題,宜由日本人民自行解決,以免構成民族間永久之錯誤。
美蘇分贓便宜日本
羅斯福再問:應否提出會議討論,蔣答不必,羅斯福同意;但在霍泊金所擬之宣言初稿,仍有廢除天皇制度文句,經王寵惠校出,呈報蔣主席轉美方修正始定。關於日本對華賠償問題,蔣主席建議由日本以工業機器、軍艦、商船、鐵路、車頭等實物抵償,獲美方同意。
戰後美蘇關係緊張,琉球成了美國單獨控制下的軍事基地之後,美國再也沒有打算把它交給中國。後來,由於美國默許了蘇聯對日本北方四島的佔領,所以蘇聯也沒有對美國單獨佔領琉球提出異議。
又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已公開的機密分析報告稱:美國認爲如果共產主義者控制了中國大陸,那麼將琉球返還給中國,或將會給蘇聯接近這些島嶼的機會,並因此危及美國的整個太平洋基地系統。美國對這些島嶼的軍事佔領,從共同防衛區域的安全角度看,是必要措拖。
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釣魚臺早期一度雖爲無人島卻並非無主島。可見日本的行徑破壞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秩序;公然違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約制力。因爲《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兩項文件是日本戰敗投降後,世界政治版圖的最明確文件。
對日抗戰期間,曾有逾20萬臺灣同胞,爲驅除日本帝國主義在臺灣的一切勢力,脫離日本統治,迴歸祖國,加入抗戰,他們分別加入不同團體,如「臺灣革命青年大同盟」、「中華青年復土血魂團」、「抗日復土大同盟」、「臺灣革命黨」、「臺灣青年革命黨」、「臺灣革命民族總同盟」、「臺灣獨立革命黨」、「臺灣國民革命黨」等。
在臺灣抗日團體中,較早一支具有組織形態的抗日隊伍是民國28年2月成立的「臺灣義勇隊」。最初受「臺灣獨立革命黨」的節制,其後由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指揮。他們的總目標是光復臺灣,建設臺灣。曾當選爲高雄市第一、第二屆兩任市長的謝掙強,即曾是臺灣義勇隊的骨幹。
除活躍於浙江金華等地區的臺灣義勇軍外,丘念臺的「粵東工作團」,也頗具貢獻。「臺灣獨立革命黨」與「臺灣革命民族總同盟」爲結合臺灣各抗日團體的力量,於民國29年三二九黃花岡紀念日成立「臺灣革命團體聯合會」。民國30年2月更名爲「臺灣革命同盟會」,進行復省運動,因爲他們認爲,光復臺灣就是要恢復《馬關條約》以前的臺灣原有建制──中國的一個省。他們呼籲應把臺灣列爲「老淪陷區」,既正視聽,也闡明瞭戰後臺灣光復的意義。
臺灣同胞的此一願望,亦險遭日本軍方破壞,併爲臺灣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據何應欽將軍說:民國34年8月15日上午7時,我國民政府外交部正式接獲日本投降電文。蔣中正於是日電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將,指示其6項投降原則。
岡村寧次最初向我方表示,對命令中國境內、臺灣、越南北緯16度以北之地區內全部日本陸海空三軍與輔助部隊之投降,實施不無困難。國府以日軍投降是整體性,不可分割。仍責成岡村寧次統一辦理。日軍投降時,我軍受降區共爲15區,臺澎地區爲第15區,投降的日軍部隊10HA、8FD、9D、12D、50D、66D、71D、75BS、76BS、100BS、103BS、102BS、112BS及澎湖守備部隊,日軍投降代表爲安藤利吉。
日軍殘部蠢動玉碎
戰後盟軍從所繳獲日本軍方文件得知,日本主戰派軍官,除曾設法阻礙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外,並曾密謀駐臺日軍與在大陸逃往臺灣的海空軍,不惜玉碎臺灣,殊死抗擊盟軍。幸國民政府堅持責成日本軍方整體投降,方遏制住日軍蠢動。
臺灣得以在熊熊戰火危機中,迴歸祖國。國府受降代表陳儀於民國34年10月25日上午10時在臺北市公會堂,即現今之中山堂光復廳舉行受降式。從此之後,臺灣及澎湖羣島正式重回中國版圖。
抗戰勝利,被日本佔領50載的臺灣終於光復。臺灣同胞於民國35年9月自發組織了一支由12位社會賢達和3名工作人員組成的臺灣光復致敬團,由臺灣文化協會負責人林獻堂率領到大陸陝西黃陵,代表臺灣同胞拜謁祖先。然而由於遭遇大雨,交通不便,僅在200裡外的陝西省耀縣遙祭後回臺灣,對致敬團所有成員來說,無疑是至深憾事!
走筆至此,深感臺灣光復自不能忘,正視過去是認識歷史的原點。直至今天,那一部春秋史,千古孤臣淚……只剩古月照今塵的幾許悲涼,哀傷和無奈,仍在常思量之餘的情緒中激盪迴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