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怎麼沒有大型王朝在山東建都?

我國大一統王朝,從秦朝開始算,定都時間較長的是長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稱爲六大古都。沒有一個朝代選擇在山東建都,這是什麼原因呢?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面積約15.81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19位。山東半島突出於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海岸線長約3345千米。

山東省地勢以山地丘陵爲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有兩片山地,中南部爲魯中南山地丘陵(齊魯丘陵),包括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等,東部和東南部爲膠東丘陵,包括昆嵛山、牙山、艾山、大澤山、嶗山、五蓮山等。

古代建都大多選擇山脈附近的平原,且必有大河,所謂依山背水,有險可守。

如十三朝古都長安,位於關中平原,內有渭河、涇河等,土地肥沃,物產富足。而且關中爲四塞之地,南有秦嶺、北隴東高原,只有幾個關隘,易守難攻,是各大王朝定都的理想之地。

再比如洛陽,號稱小關中,西有崤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北有邙山,東有嵩山,黃河以北又是王屋山、太行山等險阻,也是易守難攻之地。

北京東環滄海,西擁太行,北枕燕山,南襟永定河。幽燕關山險峻,川澤流通,據天下之脊,控華夏之防,誠用武之地。

南京雖位置偏南,但有長江天險,依然有一定的防禦空間,而且淮河一線還可以作爲緩衝。

山東省會濟南,南有泰山,北有黃河,是戰略重鎮,爲何古代不能建都呢?

山東的位置偏東,上古爲東夷之地,如果作爲帝都,後方缺少縱深。不過有人說長安、北京、南京在古代也是偏安一隅,怎麼他們就可建都呢?

長安所在的關中,往西還有涼州、西域,而西域通過絲綢之路連接整個西方,戰略空間廣大。北京在華北平原北端,南面是廣闊的華北平原,東北通過遼西走廊連接遼東,西邊越過太行山可抵河套。南京在長江邊,航運能達長江中下游流域大多數地方。而山東靠海,古代海運貿易並不發達,再往東完全沒有發展空間。

山東地形上有個無解之局,中間是魯中南山地丘陵(齊魯丘陵),包括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等,將山東分爲三大塊,交通不便、農桑不興。

以漢朝爲例,齊魯丘陵北、東方向屬青州,南方屬徐州,西方屬兗州,還有小部分屬豫州。用今天的視角看,濟南、淄博、濰坊、煙臺、威海屬青州,青島、日照、臨沂、棗莊屬徐州,聊城、濟寧、菏澤屬兗州。

漢朝的山東,地理上並非一個整體,而是一分爲三。西晉、隋、唐、北宋、金時期,也是以齊魯丘陵爲界,分屬不同的一級行政區,只是地名變動,界線微調而已。

元朝入主中原後,以大都(北京)爲都城,以大都爲中心設中書省(腹裡),山東屬中書省。中書省最初的範圍非常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中部、河南部分地區。

1368年(明太祖明洪武元年),設山東省,治青州。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移治濟南。明朝的山東包含遼東半島,明朝設管民政的布政使司、管軍事的都指揮使司、管司法的按察司,遼東只有都指揮使司,遼東的民政和司法,跨海屬於山東的布政使司和按察司。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就像兩支鐵臂,拱衛着渤海西頭的京師,所以遼東民政和司法歸山東管,軍事上相對獨立。

清朝時設山東省,不含遼東,地圖上形成今山東省基本樣貌。

也就是說古代很長時間,山東不在同一個一級行政區,地理上如此割裂,自然很難成爲帝都。

秦、漢、西晉、劉宋、北魏、東魏、北齊、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元、明、清,這麼多朝代,一直沒有哪個在山東建都,山東的城市甚至連陪都也沒撈着一個。

不過在秦滅六國之前或亂世之中,山東有過不少諸侯國或割據勢力。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姬發即天子位,是爲周武王。武王之弟周公旦,封魯國,侯爵,都國於曲阜,主要在泗水上游。太公望(姜子牙)封齊國,侯爵,建都營邱(臨淄),主要在小清河(古濟水河道)與淄水流域。

398年(北魏道武帝皇始三年或天興元年、南燕世宗元年),慕容德在滑臺(今河南安陽滑縣東南)稱燕王,建立南燕。第二年,北魏攻克滑臺,慕容德遷都廣固(今山東濰坊青州)。

儘管山東沒有大型王朝建都,但泰山在山東,在泰山封禪的皇帝可不少,山東還有一張名片叫孔子。濟南夾在古都北京、南京之間,在錢糧十分依賴江南的元、明、清時期,山東乃存亡絕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