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翠園學子自主研發智能假肢接受腔國賽奪金
在近期結束的全國科技創新賽事中,我校陳冠維、李金榜、曾愷然同學自主研發的“智腔——基於蜂窩夾層調節結構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以下簡稱“智腔”)榮獲四項國賽大獎,充分展示翠園師生崇尚科學的求知精神、大膽探索的創新能力、關懷民生的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的使命擔當。
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全國總決賽金獎
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專項獎
築夢航天創新創意獎一等獎
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級獎
全國二等獎
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
中學創意組三等獎(全省唯一)
全國總決賽金獎
日前,2022-2023年度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全國總決賽(簡稱ICC)在河南省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在本次比賽中,翠園中學科創團隊提交的參評作品《智腔》榮獲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全國總決賽金獎。
ICC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是一項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主辦,面向青少年的發明類賽事,是教育部批准的自然科學素養類中小學全國性競賽活動。本屆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地區的3000多名青少年,共1600餘件作品參與評審。
兩項全國青少年
科技創新大賽大獎
8月25日,由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湖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武漢市順利閉幕。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地區以及13個國家的50餘名國際代表參賽。
經過五天的激烈角逐,翠園中學科創團隊作爲深圳市高中唯一代表,提交的參評作品《智腔》獲得了等級獎“全國二等獎”和專項獎“築夢航天創新創意一等獎”,這也是羅湖區首次在該賽事中榮獲國家級大獎!
“智腔”團隊獲獎現場
據悉,本次大賽由社會機構設立的專項獎,是除組委會設立的等級獎外的獎項。榮獲專項獎的選手將獲得獎金、獎品及高校指導、培訓、實踐等。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親臨現場指導
全國青年科普大賽三等獎
全省唯一
8月4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技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聯合承辦的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簡稱科普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在瀋陽市圓滿落下帷幕。
科普創新大賽作爲一項面向青年學生的全國性科普賽事,是教育部確定的2022-2025學年44項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在本屆比賽中,來自全國32個賽區4324所大中專院校和中學的3.6萬支隊伍報名參賽,126支隊伍晉級總決賽。
經過激烈角逐,翠園中學科創團隊提交的參評作品《智腔》獲得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中學創意組三等獎,也是廣東省在該組別唯一獲獎的參賽作品。
祝賀獲獎的同學與指導老師張傑
榮譽來之不易
爲你們點贊
榮獲四項國賽大獎的《智腔》到底是什麼樣的作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
一年多之前,深圳市翠園中學科創工坊的學生團隊在一次服務殘疾人的義工活動中注意到:致殘者日常佩戴假肢引起了極大不適,甚至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潰瘍囊腫等皮膚病,對肢殘者造成二次傷害。
於是,他們於2022年2月份前後,開始着手研發一款能幫助肢體殘疾人士改善假肢接受腔悶熱不適、提高生活質量的假肢接受腔產品。該項目團隊爲了更好地瞭解殘疾人需求以及假肢接受腔現狀,曾於2022年10月份初次訪問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並與對方專家進行深入討論,全面瞭解目前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的發展現狀,以及肢殘人羣存在的殘肢悶熱不適等痛點。
智腔團隊初次訪問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交流學習
歷經多次設計調整及功能更新,“智腔”項目組於2023年3月17日,攜帶第二代原型樣機及第三代功能模型再次訪問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並獲得工程師的大力讚賞和寶貴的改進建議。
程軍福工程師正在與同學們交流改進建議
錢學森班任建勳教授指導測試實驗
第三代的“智腔”產品,通過獨創的蜂窩夾層氣道調節結構設計、雙向氣扇、半導體制冷片、姿態識別模塊、智能氣閥等實現冷空氣在夾層內循環流動,帶走腔內熱量。同時,在第二代產品中,加入了“摔倒警報”模塊。其結合了物聯網和北斗定位系統,當殘疾人姿態發生突變時,可將實時定位上傳至移動端,通知緊急聯繫人進行迅速有效救援。做到了製作過程方便快捷、腔內溫溼度異樣早發現、殘肢悶熱不適早解決、突發意外早救援。
爲了保證“智腔”第三代產品在實際使用場景下的降溫效果以及肢殘人士的佩戴舒適度,團隊成員訪問了肢殘人士秦女士,並邀請她體驗“智腔”第三代原型樣機。
秦女士正在使用體驗“智腔”產品
秦女士在試用完之後很驚喜,表示殘肢悶熱問題長期困擾自己,甚至一度不願意佩戴假肢,而翠園學子們研發的“智腔”降溫效果顯著,可在極大程度上改善殘肢的悶熱情況,是有效果、有價值的研究產品。
在這次項目的調研和研發過程中,深圳市人民醫院鮑聖涌博士,殘聯杜亨坤部長,深大醫學院夏立新教授,深圳市新希望假肢器械廠王海山總經理、張站立主任等領導、專家、教授都曾給予項目團隊專業意見和指導。
在專家的引領下,翠園學子對自己的研究也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只有對社會痛點始終保持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始終保持敏銳、活力與深度。
科技向善
就是要用科技創新更好地去造福社會
相信更多翠園學子將乘上科技創新翅膀
奔赴未來更大的舞臺爲科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