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還退休軍公教應有的公道

2018年4月,退伍軍人組成「八百壯士」等團體,到立院抗議蔡政府推動年改剝奪權益,一度衝入院區,與警方發生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政府二○一八年開始年改,違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十二月五日排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國民黨啓動修法,要爲退休公教「所得替代率」逐年遞減畫下休止符,也是還給退休公教的公道。

「米蟲」是民進黨政府按下年改開關後,退休軍公教揮之不去的污名化標籤。傾盡青春,爲國奉獻付出,情何以堪?

現在準備步入退休,或已經退休的軍公教人員,多參與過臺灣的黃金歲月,也就是經濟快速發展,直至被稱爲「亞洲四小龍」的時刻。十大建設、現被稱爲「護國神山」的臺積電,抑或是臺灣揚名國際的高科技半導體業,都有他們的參與。政策有人制定,也要有人負責執行,退休軍公教就是執行者。

人們很容易只看見臺上鎂光燈聚焦的成功領導者,卻忽略幕後胼手胝足,共同構築成功結果的無名英雄。

臺灣人民安居樂業,民進黨可爲其所欲爲,就連謾罵、仇視退休軍公教者能在物質不匱的情況下,「暢所欲言」地批退休軍公教是國家蠹蟲,那也是退休軍公教花費大半輩子,積攢下來的結果。

國家許諾,若能輕易變動、朝令夕改,新進軍公教人員看了,豈不寒心?因此,民進黨與其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痛罵國民黨挑起社會對立和衝突,倒不如想想自己現在經常說嘴的護國神山怎麼來的?開車來往南北暢通的高速公路怎麼來的?國民黨立委發動修法,只是讓歷經七年多寒冬的退休軍公教,終於有了一煦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