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進入藤校工作後,我對兒子的名校夢徹底祛魅了
看點即便到了美國,華人家庭也難免擁有名校情結。但在美國生活九年後,這位有美國求學經驗、且家人工作在藤校的媽媽發現,名校有時更像圍城,城外的人拼命往裡擠、但城內的人卻累得往外逃。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留學全知道 (ID: EduKnow)
文丨卯卯 編丨Lulu
近年來,爲了讓孩子在大學申請中提前“佔得先機”,越來越多國內家庭開始考慮美國私立高中,甚至是初中,陪讀甚至“骨肉分離”也要搶跑到位。
頂級美本的“卷”,被焦慮的家長們前置化到美高、美初。
今年是Jessie舉家搬到美國工作的第九年。
Jessie在美國誕下兩個孩子,一路跨越不同城市,帶着兩個孩子從公立學校讀到私立學校,丈夫也在頂級美國大學工作——看起來,Jessie一家在名校申請路上,已經佔盡先發優勢。
但她卻告訴我們,在初高中之前,美國的華人家庭從小學階段就已經卷翻天了,他們一家人甚至有意“躲避”華人社羣的雞娃氛圍;而丈夫的名校工作經歷,更讓她對孩子未來的名校夢狠狠祛魅了……
選擇私校不是因爲“精英”
是公立太不靠譜了!
爲了學歷和職業上的進一步提升,在魔都工作生活多年的Jessie和丈夫,9年前毅然決定赴美讀書工作——這樣一個決定,也改變了他們和未來孩子的人生路徑。
來美國後,Jessie陸續有了兩個孩子,如今哥哥Oscar已經8歲,妹妹也已經兩歲半。
雖然Oscar才8歲,但是搬家和擇校的經歷,也頗有一番折騰。
前幾年,Jessie一家生活的地方在一個大學城,本身又是個小城鎮,這兩點導致當地的環境、學風、人種分佈都比較單純,公立和私立學校差別都不大。如果一家人一直在這裡工作生活,Jessie考慮的是就讓Oscar讀公立學校。
不巧的是,就在Oscar要讀小學的時候,由於丈夫工作變動,進入一所藤校工作,一家人不得不隨着搬到大學所在的一個大城市。
生活和教育的選擇變得截然不同。
整座城市裡,墨西哥裔和黑人加起來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整個公立教育系統的質量也並不理想。
當地評分最高的一所公立小學也只有7分。剛來的時候,Jessie還沒想到上私立,想着7分的學校也不算差了,讀完一年才發現,公立真不行!
一個班上一共二三十個學生,背景和族裔情況都又雜又亂,又只有一個老師照管。
此前所在的小城鎮,公立一個班十五六個學生,家長們也大多是大學教職工,從班級規模到氛圍素質,都完全不一樣。
學生一多,老師就特別忙,無法很好兼顧到每個孩子。家長和老師溝通也只能靠app交流,沒法及時得到老師的回覆。
基於這些情況,讀了一年後,Jessie就毅然讓Oscar轉到私立小學。
新選擇的這所私立學校是從小學到9年級一貫制的,全校四百個左右學生裡,華人佔比約1/10,學校開設了西班牙語和中文兩門外語課,中文老師也安排了兩個,足見學校對華人羣體的重視。
至於費用,在5年級之前,私立小學的學費每年是3.3萬刀,5-9年級則會增加到4萬多刀每年。
此外私立學校也不像公立會提供免費食堂,如果訂餐,每一餐都在10美金以上;
要麼就是自己帶飯,學校也沒有微波爐可以加熱,帶飯只能被迫“白人飯”。
學校每天下午3點放學,從放學到家長下班可以接走孩子的這段時間可以選擇託管,每天費用在80刀;
如果想在託管時間讓孩子學個樂器或者球類運動,則每個小時額外交25美金左右。
學費、餐費以及其他費用合計算下來,每年近5萬美元,和在國內選擇國際化教育路線,似乎相差無幾。
美國的華人家庭
讓我望而生畏
從小城鎮搬到目前這所大城市後,總得來說,這邊華人數量不像加州那麼多,而且Jessie一家也在儘量避免被裹挾到華人社區的“雞血”氛圍中去。
原因無他,華人家長們都太焦慮了!
Jessie接觸到的爲數不多幾個華人家庭,無論是在美定居、還是陪讀父母,都非常拼。
在這個圈子裡,大家只要聚在一起開始聊天,問好打完招呼後,馬上會開始問,“你家孩子上什麼興趣班?”“哪個學校怎麼樣?哪個班好?”“有什麼好的老師推薦?”
焦慮如藤蔓般纏着華人父母的脖子,大家彼此越靠近,越被焦慮感纏繞到窒息。
作爲雙職工家庭裡的媽媽,Jessie不想被焦慮淹沒,選擇主動“出局”。
選擇私立學校也有這個原因:讓老師對孩子多關注一些,自己投入教育的精力就可以少一些。
Jessie對兒子也並非完全放養的狀態。
Oscar學過一段時間國際象棋,後面自己沒興趣了才放棄。
今年暑假時,Oscar告訴媽媽,自己想學長笛,這才又開始學長笛。
此外,美國人和國內雞娃很不同的一點在於體育運動。
“體育爬藤”是這幾年纔在國內變得熱門起來,而這在美國則是和學術並重、甚至更重要的雞娃關鍵。
在這樣的氛圍下,Oscar也一直接觸體育運動。足球是他一直堅持的運動,每週中一次訓練、週末踢比賽;後來他還通過了游泳的試訓,每週要花兩個小時在專業俱樂部訓練。
“每週五天加上週六的半天,全部都要圍繞我們家老大的課後興趣班來,已經非常忙、壓力很大了。
所以我都不敢想象,如果再給孩子補習學術課,再搞什麼奧數編程之類的,想想就覺得自己要活不下去了。”
在相對寬鬆佛系的教育方式下,Jessie已經感受到了不小的帶娃壓力。而接觸到的華人家庭更令她咋舌。
之前有一次,Jessie送孩子去上國際象棋課,遇到了另一個華人家長剛帶娃下課。
那個媽媽就說,“快、快,我們還有10分鐘不到的時間趕去學畫畫,晚上還有小提琴課呢。”
那個孩子看起來只比Oscar大一兩年級,課程安排卻緊密到令人窒息。就這麼一句話,讓Jessie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在現在住的社區裡,也有一些華人家庭,但這些家庭的孩子,哪怕是低年級的娃,出門玩的都很少。
學術方面且不論,但大家在體育方面普遍都會選擇融入當地環境中,至少報兩三門體育項目,除了平時接送訓練,週末還要送孩子去打比賽。
Jessie經常遇到小區裡另一個孩子的家長。這個孩子從小打冰球,一到週末就從來不在家,到處打比賽——近一點的城市開車去,遠的就火車飛機。
這是華人家庭在美國的一個教育的縮影。
美國整體上對體育都看得非常重,而事事都力爭上游的華人家庭,自然也不能在這點上落後。
人在環境內勢必被影響,而有意不想讓自己陷入焦慮的Jessie說:“沒有辦法,你只能主動讓自己遠離那個焦慮的環境。”
追逐名校
是一座圍城
中國父母,鮮見沒有名校情結的。
Jessie和丈夫二人之前都在排名四五十左右的州立大學讀博,親歷了美國高等教育。
丈夫目前在一所藤校工作,多年經歷下來,Jessie對名校光環已然“祛魅”。
“從我們讀博,到我老公現在工作來看,我們已經見識了所謂的頂尖大學是怎麼一回事,會發現其實從性價比和教學質量來看,所謂的精英大學和排名,都挺虛的。”
以藤校爲例,師資和名氣自不必說,但很多學生自己完全在忙碌中喪於迷茫。
Jessie丈夫所在的實驗室裡,每到暑假就有很多華人或者ABC學生來泡實驗室、做項目,只爲了刷簡歷。
但要問他們刷簡歷是爲什麼,他們自己也很迷茫,“因爲父母讓我這樣做,可以申請去更好的學校讀博,可以找更好的工作。”
被一路雞上來的名校娃,很多都喪失了自己對人生的規劃,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
用一句話形容這羣家庭,就是他們都太累了。爲了拼上一個名校,耗費了全家人所有的力氣,但真正到了那個位置以後,孩子自己還是不知道未來真正要做什麼,繼續步履不停地刷項目、拼實習、填簡歷……
好像西西弗斯在無窮無盡推動那個絕望的石頭。
Jessie見過以運動員身份進來的學生,每天固定有6個小時訓練,剩下的時間就泡在實驗室,整個假期都重複這樣的生活。
她不由得回望自己年輕時候的生活,“我在想,20歲讀大學的時候,不正是應該去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裡去嗎?搞得自己擔子這麼重,真的不值。”
不是說努力奮鬥不值得,而是很多名校生並沒有清晰的目標。而父母最終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擁有對應的專業能力,最後足以支撐起自己將來的人生。
但這羣頂尖優秀的華人小孩,卻最終往往陷入迷茫,不少更是囿於自我認知和無價值感等心理問題,這讓Jessie望而生畏。
美國這批私立精英大學,學費年年水漲船高,申請人數也動不動破紀錄,但錄取率卻沒提高多少。大家都在爲名氣買單,擠破頭先搶到入場券再說。
Jessie對孩子未來的期待是進前100的公立大學就好。她親歷過州立大學的教育,更願意爲教育本身、而不是名氣買單,也不想爲了名氣讓孩子早早喪失生命力和自驅力。
讓孩子在美國讀書,她倍感慶幸的一點是,個體在美國社會的試錯成本確實更低。比如大學讀了不喜歡的專業,工作幾年後想從頭再來,職場和整個社會的包容度是很高的。
但國內卻很容易一步錯、步步錯,在不同階段都有着不同的關鍵節點,一旦錯過或失足,就容易從此墜落。
沒有人天生喜歡焦慮,很多家長實在是“被逼的”。
另一點則是美國學校設置的課程足夠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學術課程,Oscar的學校還提供了不同語言學習選擇,各種各樣的球類運動,戲劇課程等等。孩子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項目,從而覺得學習本身是個很有趣的事情,激發他自主學習的動力——起碼不用父母“恐嚇”才願意去學校。
作爲美國華人家庭裡少見的“佛系”派,Jessie笑稱自己“夠懶”。她和丈夫都有自己的事業要忙,“懶”的投入過分多精力在孩子身上。
捲到頭來,上千萬培養的娃畢業月薪五千的故事,我們也已經聽過太多。道理大家都懂,但要做起來真不容易。
Jessie說,就她自己而言,關鍵就兩點:
第一是主動遠離焦慮的環境,不要泡在雞娃家長羣體中,越想越焦慮。
第二則是家長們要學會修煉自己的心態,對娃教育主打“盡人事聽天命”。作爲父母把能提供的東西都做到位,再看娃自己能夠到哪一步,這樣的託舉已經足夠了。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