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議員質疑高市「燈塔計劃」超迷你 高市府澄清:計劃分段執行
國民黨籍高市議員白喬茵28日赴議會質詢時,質疑高市府推行的「數位孿生城市大燈塔計劃」會變成「迷你小燈塔」,智慧城市恐淪爲空談。對此,高市府表示,計劃將分階段進行,市府會依進度、成果規畫預算,送交議會審議。(白喬茵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國民黨籍高市議員白喬茵28日赴議會質詢時,質疑高市府推行的「數位孿生城市大燈塔計劃」只與廠商簽訂1年合作案,明年度恐因經費未確保導致「智慧大燈塔」變成「迷你小燈塔」,智慧城市恐淪爲空談。對此,高市府表示,計劃將分階段進行,市府會依進度、成果規畫預算,送交議會審議。
白喬茵指出,高市府宣稱要將智慧成果應用全高雄,但實際建模範圍只限縮在世運、臺積電、亞灣周邊,總面積不到高雄土地的1%;市府宣稱要加入32個局處當作訓練資料,但實際上只蒐集7個局處;市府宣稱大腦訓練完成可以提供給市府做有效的決策判斷,實際上只提供異常影像供局處自行解決。
另外,白喬茵質疑,高市府與廠商僅簽訂爲期1年的合作計劃,恐因明年度經費未確保而導致「智慧燈塔計劃」斷炊,連帶今年砸下的1億元經費也打水漂,智慧城市恐淪爲空談。她呼籲市府,智慧城市建設不應淪爲短期政績工程,而應嚴謹審慎的短中長期規畫,妥善運用每一筆人民納稅錢。
高市府指出,高雄的智慧燈塔AI計劃是以城市的場域、資料投入研發應用力,而非自建算力,而算力需所經費龐大,不是1個城市級的預算可以輕易負擔,需要國家級、大企業才足以支撐。高雄市和企業合作的重點不是建置算力,而是研發應用力,透過以城市的場域、資料去訓練AI,透過多模、多工的影像辨識、生成推論,藉此建立城市規模的數位雙生。
高市府進一步說明,整體數位雙生的範圍從北到楠梓區德明路、南到前鎮區新生高架道路、東到新興區和平一路、西到鼓山區打狗英國領事館附近。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以世運主場館、駁二愛河灣爲主要場域。透過數位雙生,去分析、預判城市情境,有助於城市治理。這樣的應用需要長期規畫,也需要逐步檢討、落實,市府會依進度、成果規畫預算,送交議會審議。